十九年从晋重耳,艰棘忧危同践履。 田中乞食桑下谋,茧足周旋垂万里。 一心奉事不自欺,逆知天意开公子。 及河忽闻舅犯言,如以朝衣蹈泥滓。 鄙夫岂可与同行,携母入山甘隠藏。 公子归来霸业强,筑坛践土尊天王。 大夫卿士环佩锵,斩袪寺人纷颉颃。 念子昔者皆奔亡,舍我长逝情怛伤。 大搜纵火焚山冈,烈焰不肯回刚肠。 嗟乎义士不可量,何人谬作龙蛇章。
题介公庙
译文:
当年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长达十九年,和他一同经历了艰难险阻、忧患危机。
他们在田野中向农夫乞讨食物,在桑树下商议复国大计,一路上脚都磨出了茧子,辗转奔波了万里之遥。
介子推一心一意侍奉重耳,从不自我欺骗,他早就预料到上天有意让重耳成就大业。
等到他们一行人来到黄河边时,忽然听到舅舅子犯(狐偃)邀功的话,介子推觉得这就像穿着上朝的礼服去踩污泥一样令人不齿。
他觉得这样的庸俗小人不能和自己一同前行,于是就带着母亲进入深山,心甘情愿地隐居起来。
后来公子重耳回到晋国,成就了霸业,在践土修筑祭坛,尊奉周天子。
朝堂上大夫卿士们身佩环佩,行走时发出锵锵的声响,当年曾斩断重耳衣袖的寺人披等旧臣也都纷纷活跃起来。
重耳回想起昔日一起流亡的人们,想到介子推已经远离尘世,心中无比悲痛哀伤。
他大肆搜索却找不到介子推,就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,可介子推意志坚定如铁,烈火也没能让他改变心意。
唉!这位义士的气节真是难以估量啊,不知道是哪个糊涂人写下了那篇《龙蛇歌》(暗指介子推功劳未得回报之事)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