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题琴轩

轩阁竞华丽,谁肯厌丝管。 豪华既交欢,盛丽亦同玩。 鸣弦虽侑觞,惟宜素纤按。 声色方争高,耳目及中乱。 古意始兴怀,曲终情已换。 黄子寻天真,开轩名以琴。 问琴意何在,答以琴为心。 我愿听以目,与子为知音。 无弦之琴声无声,世间此曲今何人。

译文:

如今的轩阁一个比一个竞相华丽,又有谁会厌烦那丝竹管弦之乐呢? 人们在奢华的环境中相互交往寻欢作乐,一同赏玩那些盛大华丽的事物。 弹琴虽然可以为饮酒助兴,但那只适合纤细洁白的手指来弹奏。 当声乐和美色在那里争奇斗艳时,人们的耳朵和眼睛就会陷入迷乱之中。 此时,古朴的意趣开始在心中涌起,等一曲奏完,心境已然改变。 黄子追求自然纯真的境界,他开辟了一座轩阁,并用“琴”来命名。 有人问他琴的意义在哪里,他回答说琴就是他的内心寄托。 我愿意用目光去聆听这琴韵,我要和黄子成为知音。 那无弦之琴其实是没有声音的,可世间能弹奏出这样曲子的,如今又有何人呢?
关于作者
宋代黄裳

黄裳(1044-1130),字勉仲,延平(今福建南平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进士第一,累官至端明殿学士。卒赠少傅。著有《演山先生文集》、《演山词》。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,其词语言明艳,如春水碧玉,令人心醉,著有《演山先生文集》、《演山词》,词作以《减字木兰花》最为著名,流传甚广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