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罗隠孟郊集

罗隠寓以骂,孟郊鸣其穷。 始读鬰吾气,再味濡我胸。 如何志与气,发作瓶瓮中。 大见无贤愚,大乐非穷通。 弃置二子集,追攀千古风。 中兼六义异,下与万物同。 妙象生丹青,利器资陶镕。 心手适相遇,变化从色空。 感寓复收敛,兀然无我翁。

译文:

罗隐的诗文里常寄寓着批判和讥讽,孟郊的作品则倾诉着自己的穷困潦倒。 刚开始读他们的诗集,我心中郁积的情绪被激发出来;再次品味,这些情感就像滋润心田的雨露,浸润着我的胸膛。 可为什么他们的志向和意气,只能在如同瓶瓮般狭小的天地里抒发呢? 真正的远见卓识不会区分贤能与愚笨之人,真正的快乐也并非取决于穷困或显达。 我决定放下罗隐和孟郊的诗集,去追寻千古以来的高风亮节。 这千古之风,往大处说蕴含着《诗经》“六义”那样的深刻内涵,往小处讲又与世间万物相通。 它能让奇妙的景象如同在丹青画卷中生动展现,也能像利器一样需要经过精心的陶冶熔炼才能铸就。 当心灵和创作的手法恰好契合时,一切变化就如同从有到无、从色到空那样自然而又神奇。 在感受了这些寄寓之后,我又将思绪收敛回来,此时的我仿佛成了一个浑然忘我、超脱尘世的老翁。
关于作者
宋代黄裳

黄裳(1044-1130),字勉仲,延平(今福建南平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进士第一,累官至端明殿学士。卒赠少傅。著有《演山先生文集》、《演山词》。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,其词语言明艳,如春水碧玉,令人心醉,著有《演山先生文集》、《演山词》,词作以《减字木兰花》最为著名,流传甚广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