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

梦中宣使至,天上敕书开。 去骑遵西野,回眸失北槐。 利名何日了,儒法几回来。 丹管诛邪说,重帷截乱埃。 簿书稀见影,典策冗成堆。 仰望门虽峻,旁求网已恢。 幽题胸胆破,雄敌剑锋摧。 狂欲劳弹铗,轻投慎报瑰。 侯中谁破的,营下各衔枚。 含蓄飞香翰,搜寻遶翠苔。 自非衡鉴手,谁是栋梁材。 累外灰心火,闲中卧鼻雷。 相投归邂逅,共乐入调诙。 寥廓丧尔界,勤劳忘彼嵬。 家音催转历,厅议款衔杯。 殊品酬三刖,游辞荐一咍。 无形嗤字号,有秩喜罇罍。 壁角蚊初动,天南暑已回。 不惭居屋漏,却厌面墙隈。 凉满亭亭扇,香余餠餠灰。 几时当命驾,此兴可登台。 清浪风归袖,红鳞酒入腮。 莫随人俯仰,且共月徘徊。 既事当如约,分襟便可催。 棘闱人散后,谁赋北山莱。

译文:

在睡梦中,仿佛朝廷的宣使来到身边,打开了从天上(朝廷)降下的敕书。 骑着马前往西边的郊野,回头一望,北槐已消失在视线之外。 名利之事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,儒家和法家的学说又经历了多少次兴废更迭。 用如椽之笔批判那些邪说谬论,在重重帷幕之中隔绝尘世的纷扰乱象。 公文案牍很少见到踪影,经典书籍却杂乱地堆积如山。 虽然仰望那门庭显得高峻难入,但广泛延揽人才的网已经张开。 那些高深的题目让人胆战心惊,强大的对手就像被剑锋所摧毁。 我这狂放的性子啊,想弹铗来抒发内心的不平,但轻易投身也要谨慎对待他人的馈赠。 就像射箭比赛,谁能射中靶心呢,军营里士兵们都衔枚无声前行。 大家含蓄地挥洒着笔墨,写下优美的诗文,在翠绿的苔藓边四处寻觅灵感。 如果不是有明察秋毫的评判之人,又有谁能被认定为栋梁之材呢。 在诸多烦恼之外,我已心如死灰,闲暇时鼾声如雷地躺着。 与大家偶然相遇十分投缘,一同欢乐,谈笑诙谐。 在这广阔天地间,忘却了彼此的界限,辛勤劳作也忘了那些艰难困苦。 家中的消息催促着我翻看日历,在厅堂商议事情时大家举杯畅饮。 用特殊的品阶来酬谢那些虽历经磨难却有才能的人,用随意的言辞引得众人一笑。 那些无形的虚名让人嗤笑,有秩的生活、丰盛的酒宴才令人欣喜。 墙角的蚊子开始活动,南方的暑气已经消退。 我不惭愧自己居于这简陋之处,却讨厌面对墙壁无所作为。 亭亭的扇子带来满是凉意,饼饼燃烧后还留有余香。 什么时候能驾车出游呢,这样的兴致正适合登上高台。 清凉的风灌入衣袖,喝了酒脸颊泛红如红鳞。 不要随波逐流,且与明月一同徘徊。 事情结束后就要按照约定行事,分别的时刻也即将到来。 科举考场的人散去之后,还有谁会赋《北山移文》来讽刺那些隐士出山呢。 需要说明的是,这首诗较为生僻且涉及一些古代特定的文化、官职等内容,以上翻译是尽量结合诗意进行解读,可能存在理解不够精准的地方。
关于作者
宋代黄裳

黄裳(1044-1130),字勉仲,延平(今福建南平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进士第一,累官至端明殿学士。卒赠少傅。著有《演山先生文集》、《演山词》。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,其词语言明艳,如春水碧玉,令人心醉,著有《演山先生文集》、《演山词》,词作以《减字木兰花》最为著名,流传甚广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