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 其二

增筑贵坚厚,抨绳避欹侧。 朝灌暮复压,深虞枯易得。 劲节既能主,百蠹遂为客。 风微吟疏簧,日永齿客屐。 此况倘可期,吾甘事潜默。 晋人知自完,皎皎良未息。 不材谢纷纭,斯言愧安国。

译文:

这首诗相对有些晦涩,以下是逐句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: ## 前六句 为竹子增筑根基,最重要的是要坚固厚实,就像建筑房屋拉绳校正那样,得避免竹子歪斜倾倒。从早到晚,既要为竹子浇灌水分,又要留意它是否稳固,我深深担忧它很容易就干枯死掉。不过,只要竹子能保持那刚劲的气节作为主心骨,众多的害虫也就只能成为无法奈何它的“客人”了。 ## 中间四句 微风轻轻拂过,稀疏的竹叶就像笙簧一般发出细微的声响;在漫长的日子里,这竹子就像能陪伴我消磨时光的友人。倘若能一直有这样的情景相伴,我甘愿默默隐居,远离尘世喧嚣。 ## 最后四句 晋代的贤士懂得保全自身,他们那高洁的品性一直闪耀,令人敬仰。我自知没有什么才能,只能避开那纷纷扰扰的世事。唉,我虽然说要远离纷扰,但想起汉代安国(一般认为是韩安国,以才能和谋略著称)的话,还是深感惭愧啊。 需要说明的是,这首诗中很多表达比较含蓄隐晦,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一些理念的思考,以上翻译尽量结合了诗的语境和可能的寓意来呈现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李之仪

李之仪(1038~1117)北宋词人。字端叔,自号姑溪居士、姑溪老农。汉族,沧州无棣(庆云县)人。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,通判原州。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,朝夕倡酬。元符中监内香药库,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,不可以任京官,被停职。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。后因得罪权贵蔡京,除名编管太平州(今安徽当涂),后遇赦复官,晚年卜居当涂。著有《姑溪词》一卷、《姑溪居士前集》五十卷和《姑溪题跋》二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