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酒歌答谢公静

我为北海饮,君作东武吟。 看君平生用意处,萧洒定自知人心。 南阳城边雪三日,愁阴不能分皂白。 摧轮踠蹄泥数尺,城门昼开眠贾客。 移人僵尸在旦夕,谁能忍饥待食麦。 身忧天下自有人,寒士何者愁填臆。 民生正自不愿材,可乘以车可鞭策。 君不见海南水沈紫栴檀,碎身百炼金博山。 岂如不蒙斧斤赏,老大绝崖霜雪间。 投身有用祸所集,何况四达之衢井先汲。 昨日青童天上回,手捧玉帝除书来。 一番通籍清都阙,百身书名赤城台。 飞升度世无虚日,怪我短褐趋尘埃。 顾谓彼童子,此何预人事。 但对清樽即眼开,一杯引人著胜地。 传闻官酒亦自清,径须沽取续吾瓶。 南山朝来似有意,今夜傥放春月明。

译文:

我如同东汉的孔融喜好宴饮宾客尽情畅饮,你就像曹植一样慷慨吟唱《东武吟》。看看你平生行事用心之处,那潇洒豁达的模样,必定是能看透人心的。 南阳城边大雪连下了三日,阴沉的愁云让人连黑与白都难以分辨。车轮被摧折,马蹄也弯曲难行,道路上的泥有好几尺深,城门白天开着,商人们都在里面沉睡。人们眼看着就要饿死,成了僵尸也只是旦夕之间的事,谁又能忍着饥饿等待新麦成熟呢。天下自有那些心怀天下、为国家大事忧虑的人,像我这样的寒士又为何要愁绪填满胸膛呢。 老百姓其实并不想成为有用之材,因为一旦成材,就会被人利用,如同那可以拉车、可以被鞭打驱使的牛马一样。你没看到海南的水沉、紫栴檀这些名贵香料吗?它们被碾碎身体,经过百炼,最终被放在博山炉中焚烧。哪里比得上那些没有被斧头砍伐的树木,在绝崖之上历经霜雪,悠然终老。投身于所谓有用之地,灾祸就会聚集而来,更何况处于四通八达的要道,那水井必然会先被汲干。 昨天有仙童从天上回来,手里捧着玉帝任命官员的诏书。一旦在清都宫的名册上登记,名字也会被写在赤城山上的仙籍之中。那些人每日都想着飞升成仙、超凡脱俗,还怪我穿着粗布短衣在尘世中奔波忙碌。我回头对那童子说,这与人事又有什么关系呢。 只要面对着清澈的酒杯,我的眼睛就会亮起来,一杯酒就能把人带入美妙的境地。听说官府酿造的酒也很清醇,我得赶紧去买来把我的酒瓶装满。南山早上起来好像有了春意,今晚说不定能放出春天的明月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