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宋代 黄庭坚 化毡颂 化毡颂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• 黄庭坚 夺却群生夏衣,成得衲僧卧具。 为伊业识茫茫,所以一夺一与。 三百四百野狐队,中有一两个不瞌睡。 十方虚空百杂碎,宁不打破悭皮袋。 译文: 这首诗较为晦涩,且蕴含一定禅意,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: 从众生那里夺取了制作夏衣的材料,制成了僧人们的卧具。 因为他们的业障和迷惑如此之深,所以才有这一夺一给的举动。 在那成百上千犹如野狐般的众人之中,大概有那么一两个还保持着清醒不打瞌睡。 整个十方虚空都已破碎成百样杂碎,难道还不能打破那小气吝啬的皮囊吗? 这里要说明的是,“化毡”可能是关于僧众化缘得来材料制成毡子等卧具之事。诗中运用了佛教相关概念和意象,像“业识”“野狐”等,“悭皮袋”可理解为吝啬的肉身,意在启发人们摆脱执着、打破贪吝之心。 标签: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• 黄庭坚 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