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远上人休老庵

上人丛林秀,襟期支许越。 往从湖山游,发轫无留辙。 转身浮云空,归兴飞鸟豁。 故乡得青海,下瞰鲸灿窟。 结庐才蜗牛,胜践喧卑脱。 丛残翦荆棘,泪敝栖楣埒。 兰苕纷被迳,关锁昼不掣。 由来大慷生,卓锡果清绝。 菅茅席三径,虚榻扫凉月。 不持一钱居,未省香火歇。 鹤骨老亦轻,田衣故仍洁。 高舂一饭过,野荈供嚼啮。 笑作疮剜肉,荐语畏饶舌。 阳冈𫉄蔗稠,乳窦春泉冽。 行当揽俗驾,滞念论一吷。

译文:

远上人是丛林中的杰出人物,他的胸怀与志趣超越了东晋的支遁和许询。 往昔他投身湖光山色的游历,出发之后便如疾驰的车毫无停留的车辙,一心向前探索。 他忽然间如浮云消散般放下一切,归乡的兴致如同飞鸟挣脱束缚般豁然开朗。 他回到故乡,拥有了宛如青海般壮阔的风景,向下俯瞰仿佛能看到鲸鱼栖息的洞穴。 他搭建的草庐小得如同蜗牛壳,却让他摆脱了尘世的喧嚣与卑俗。 他亲自砍去丛生杂乱的荆棘,辛苦劳作到眼眶含泪,才安顿好简陋的居所。 如今,兰草与苕草纷纷覆盖了小径,庵门白天也无需锁上。 一直以来,真正慷慨洒脱之人,远上人在此卓锡修行,环境果然清幽至极。 他用菅茅铺设在小径上,空榻清扫得一尘不染,月光洒落在上面。 他不持有一文钱财居住于此,却从未见庵中的香火停歇。 他虽年老但身姿如鹤骨般轻盈,身上的僧衣依旧洁净。 日过中午吃过一顿饭,就用山间的野茶来咀嚼。 他笑着看待世间那些如同剜肉补疮般的行为,忌讳多说无用的荐语。 向阳的山冈上红薯甘蔗长得十分繁茂,乳状的石穴中流出的泉水清澈凛冽。 我应当邀请世间的凡俗之人前来,和他们谈谈这些超脱的念头,哪怕他们只当是一声轻响也无妨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弇

刘弇(1048-1102)字伟明,号云龙,安福(今属江西)人。元丰进士。知嘉州峨眉县,改太学博士。元符中,进南郊大礼赋,除秘书省正字。徽宗时,改著作佐郎、实录检讨官。崇宁元年卒,年五十五。《宋史》有传。著有《龙云集》三十二卷,词有《彊村丛书》本《云龙先生乐府》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