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杂兴十首 其三

潭潭故邑井,猗猗上宫兰。 不食自清渫,莫服更幽闲。 志士耻弱植,卷迹甘饥寒。 佳晨追良觌,触物悬悲端。 川途眇回远,经岁旷音翰。 岂不慕裘马,诡得非所安。 蝉冕多怵迫,绳枢尠忧患。 枉寻竟何补,方枘诚独难。

译文:

在那幽深的古老城邑里,有一口古井,井边生长着柔美茂盛的上宫兰草。 这些兰草即便无人采摘食用,依旧清澈洁净;没人佩戴它,它也显得更加清幽娴静。 有志之士以软弱无作为耻,他们甘愿隐居起来,忍受着饥饿与寒冷。 在这美好的早晨,本想追寻与好友的相逢,可看到周围的事物却勾起了心中的悲伤。 道路是那么遥远曲折,一年又一年过去,和友人也长久没有书信往来。 难道我不羡慕那些穿着华丽裘衣、骑着高头大马的富贵生活吗?只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,我内心实在无法安宁。 那些高官厚禄之人,常常会面临很多的恐惧和逼迫;而像我这样住在简陋房屋里的人,却很少有忧患。 用弯曲的办法去求进取又有什么用呢?就像方形的榫头难以插入圆形的卯眼一样,坚持正道的确是孤独且艰难的。
关于作者
宋代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