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

特起朝阳内,祠宫极邃清。 高窗闚玉女,巨𫔶守昌明。 盛掩秦诸畤,雄逾汉两京。 垣横天上紫,洲露海中瀛。 黄帝初龙跃,中原罢虎争。 樵夫亦谈道,行旅不持兵。 此地修禳禬,于时保利亨。 栢梁灾未几,陈宝诏重营。 御帑金缯出,慈闱服玩并。 标题动宸翰,撰次属鸿生。 玉刻黄冠印,金书秘殿名。 妙经藏洞观,真箓佩威盟。 仙溜花间静,琼枝物外荣。 肇禋承帝祉,肆眚顺民情。 天施宁论报,风行不计程。 近传闻磬管,时或见旄旌。 海岳朝双阙,星辰集上楹。 礼如尊太一,事异宠文成。 大以圆丘报,长于至日迎。 侍臣来祭告,法驾欲时行。 厘事通元气,高真达孝诚。 庆增黄帝系,寿续太阴精。 西北夷门峻,东南辇路倾。 云行博山气,风卷步虚声。 符贶方期应,英髦各汇征。 讴歌兴法从,可见泰阶平。

译文:

这首诗较长,我将逐部分为你翻译: ### 开头描绘祠宫的位置与环境 在朝阳之内特别建起了祠宫,这座祠宫极其深邃清幽。高高的窗户仿佛能窥视到玉女的身影,巨大的门槛由象征昌盛光明的神灵守护着。它的宏伟盛大超过了秦朝的各个祭祀之地,其雄伟壮丽也超越了汉朝的长安和洛阳两京。祠宫的墙垣仿佛横亘在天上的紫微星带,周围的景象如同海中露出的瀛洲仙岛。 ### 描述太平盛世之景 当年黄帝刚刚崛起如龙腾飞,中原地区便停止了如虎相争的战乱。就连樵夫也能谈论道家的道理,过往的行人都不用携带兵器。在这里举行修禳祈福的仪式,在这个时候能保佑国家的顺利发展。 ### 讲述祠宫重建之事 柏梁台遭遇火灾不久,皇帝下诏重新营造这座祠宫。从皇家府库中拿出金银绸缎,太后也捐出了自己的服饰和玩物。皇帝亲自题写匾额,撰写相关文章则交给了博学之士。用玉石雕刻成道士的印信,用金书写下秘殿的名字。精妙的经文收藏在道观之中,真正的符箓带着威严的盟誓。 ### 描绘祠宫的仙景 仙泉在花丛间静静地流淌,琼枝玉树在尘世之外显得格外繁盛。开始举行祭祀承接天帝的福祉,宣布赦免罪犯顺应百姓的心意。上天的施恩哪里会计较回报,就像风行一样不会计算路程。 ### 描述祠宫的灵异之象 最近常常能听到磬管的声音,时不时还能看见旄旌的影子。四海五岳仿佛都来朝拜这双阙般的祠宫,星辰好像都聚集在祠宫的上楹。祭祀的礼仪如同尊崇太一神一样庄重,这件事和汉武帝宠爱文成将军的事可不一样。在圆丘举行盛大的祭祀来报答上天,每年到冬至日都会举行迎接仪式。 ### 叙述祭告之事 侍臣前来这里祭告,皇帝的车驾也会时常前来。祭祀之事与天地元气相通,向高真神灵表达了孝诚之心。希望能增添黄帝后裔的福泽,延续如同太阴精一般的长寿。 ### 描写祠宫周边环境与后续期望 西北方向夷门高耸,东南方向辇路倾斜。云雾中仿佛弥漫着博山炉的香气,风里卷着道士诵经的声音。人们期待着祥瑞的征兆能够应验,杰出的人才也都纷纷汇聚。随从人员唱起了赞歌,由此可见天下太平。
关于作者
宋代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