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医者邹放

百工皆圣作,惟医有书传。 绪余起人死,妙处实通天。 邹子本淮海,弱龄加讨研。 岐扁逢卷中,遂知百病先。 往岁游京室,公侯纷荐延。 国工不敢妬,遣儿求执鞭。 晚弃本州役,青衫鬓萧然。 临衢开大肆,旁午送金钱。 嗣子颇不凡,文场早周旋。 行期拾青紫,善积神所怜。

译文:

各行各业的技艺最初都是圣人所创制,只有医术还有专门的书籍流传下来。凭借医书的知识余绪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救活,医术的精妙之处实在是能通达上天。 邹先生本是淮海一带的人,年纪轻轻就开始深入探讨研究医学。他在医书里仿佛与古代名医扁鹊、岐伯相逢,于是能预先知晓各种病症。 往年他到京城游历,王公贵族们纷纷推荐和邀请他。国内的名医都不敢嫉妒他,还派自己的儿子来求着给他当仆人。 到了晚年他放弃了本州的差役,身着青衫,两鬓已经稀疏斑白。他在街边开了一家大医馆,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求医送钱。 他的儿子很不一般,很早就活跃在科举考场上。不久之后定能在科举中取得功名,因为他们家积累了许多善行,神明也会怜惜庇佑他们的。
关于作者
宋代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