叹息苏子瞻,声名绝后先。 衣冠传盛事,兄弟固多贤。 感慨诗三百,流离路八千。 直心羞媚灶,忠力欲回天。 缧绁终非罪,江湖秪自怜。 饥寒常并日,疾病更连年。 明主无终弃,西州稍内迁。 奏言深意苦,感涕内人传。 前席须宣室,非熊起渭川。 君臣悦相遇,愿上角招篇。
赠苏子瞻
译文:
我不禁为苏子瞻发出深深的叹息,他的声名之盛,可谓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苏家的衣冠风采、家族事迹广为流传,成为美谈。苏轼兄弟几人,个个贤能出众。
他像古代诗人一样,借诗歌抒发内心的感慨,一生漂泊流离,走过了漫长的八千里路。
他心地正直,不屑于去讨好权贵;忠心耿耿,一心想要扭转国家的危局。
他遭受牢狱之灾,可这终究并非他的罪过,只能在江湖之间自我怜惜。
饥寒交迫的日子常常接踵而至,疾病也连年不断地折磨着他。
圣明的君主不会永远弃他不顾,他终于从西州得以稍微内迁。
他上奏章时言辞恳切,饱含着深深的忧虑和苦心,连宫中的内人听闻都感动得落泪。
他就像贾谊一样,会得到君主的重视,也会如同姜子牙在渭川被周文王起用那样,再度被重用。
君臣能够愉悦地相遇,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,我真希望能为此献上《角招》这样的颂歌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