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征君

何年出蜀访南宗,深锁闲房翠藓重。 振锡忽闻游地肺,题门兼得谒人龙。 行吟一路高秋月,投宿斜阳远寺钟。 到日弥天清论罢,徧寻紫阁与圭峰。

译文:

不知道是哪一年,成都的凤道人离开蜀地去寻访南宗佛法,他那平日紧闭的闲居之房,房上的翠绿苔藓已经长得十分厚重了。 忽然听闻他手持锡杖去游历终南山,到了那里还顺便拜访了像人中蛟龙一般的种征君。 他一边行走一边吟诗,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高悬天空的秋夜明月;当夕阳西下时,远方古寺传来的钟声,指引着他去投宿歇脚。 等他到达种征君那里,与对方进行了一番如同高僧辩论般的清谈后,便会兴致勃勃地去遍寻紫阁峰和圭峰的美景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杨亿

杨亿(974—1020)北宋文学家,“西昆体”诗歌主要作家。字大年,建州浦城(今属福建浦城县)人。年十一,太宗闻其名,诏送阙下试诗赋,授秘书省正字。淳化中赐进士,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,官至工部侍郎。性耿介,尚气节,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。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,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。卒谥文,人称杨文公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