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徐彦荣

婵娟水边杨,宛是渭川竹。 光翠相动摇,照我尊酒绿。 松风含众籁,云月澹华烛。 何必箫与鼓,清言媚幽独。 当年妙风致,文采自膏沐。 会逢百炼明,照此燕赵玉。 晨风惜行色,车骑喧出宿。 一笑如未忘,新诗寓归仆。

译文:

在那清澈的水边,杨柳姿态美好,它们宛如渭川的翠竹一般秀丽。那翠绿的色泽相互辉映、摇曳,倒映在我面前泛着绿色的酒杯之中。 松林间的风里蕴含着各种自然声响,如同美妙的音乐;天上的云和月,那柔和的光芒比华丽的烛火还要淡雅。其实又何必需要箫和鼓奏出的热闹音乐呢,我们之间清雅的交谈就足以抚慰这份清幽独处的心境。 你当年就有着美妙的风度和情致,自身的文采就如同经过精心润泽一般出众。你如同经过百炼的明器,定能映照出燕赵之地美玉般人才的光芒。 清晨的风似乎也怜惜你即将远行的身影,出行的车马喧闹着准备出发。如果你还未曾忘记这一次的相聚和分别时的笑容,就请把你的新诗交给返回的仆人带给我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跂

刘跂,字斯立,时称学易先生,东光(今属河北)人。挚子。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)进士,释褐亳州教授。哲宗元祐初,移曹州教授。历雄州防御推官,知彭泽、管城、蕲水县。以其父为御史中丞,不得仕朝官。绍圣初,又因其父入党籍,牵连免官。徽宗立始复官,卒于政和末,官终朝奉郎。有《学易集》二十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八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《宋史》卷三四○《刘挚传》。刘跂诗,以影印清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学易集》为底本,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