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刘贡甫贬衡州

洞庭木叶下,衡阳鸿雁飞。 放舟河之水,岁暮以为期。 岂曰无径路,大直固逶迤。 波平弭桂棹,风清卷兰旗。 紫蟹间丹鲤,霜莼兼露葵。 醉歌搴杜若,还以寄相思。 不厌道里远,所嗟时序移。 会登昆仑丘,遂索玄珠遗。 以兹鼓枻去,瞠若不可追。 乃知体道人,涉世自有宜。 入兽不乱群,安肯陋九夷。 如何录录者,反笑抱关为。

译文:

洞庭湖岸边,树叶纷纷飘落,衡阳一带,鸿雁展翅南飞。 你驾着小船顺流而下,约定在岁末的时候到达目的地。 谁说没有便捷的道路呢?真正的直道往往是曲折蜿蜒的。 湖面风平浪静,你停下桂木做的船桨;清风徐来,卷起那绘有兰草的旗帜。 一路上,紫色的螃蟹和红色的鲤鱼不时出现,霜后的莼菜和带露的葵菜也十分鲜美。 你喝醉了酒,唱着歌采摘着杜若,还可以把它寄给远方的友人以表达相思之情。 你并不厌烦路途的遥远,只是感叹时光的流逝。 你终将登上那巍峨的昆仑山,去寻觅那遗失的玄珠。 你就这样划着船离去,让旁人只能惊愕地望着你远去的背影而无法追上。 由此可知,体悟了道的人,在世间行事自然有他适宜的方式。 就像进入兽群也不会扰乱群体一样,又怎会认为边远的地方简陋而嫌弃呢? 可那些平庸无才的人,反而嘲笑坚守道义的人如同守关小吏般微不足道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跂

刘跂,字斯立,时称学易先生,东光(今属河北)人。挚子。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)进士,释褐亳州教授。哲宗元祐初,移曹州教授。历雄州防御推官,知彭泽、管城、蕲水县。以其父为御史中丞,不得仕朝官。绍圣初,又因其父入党籍,牵连免官。徽宗立始复官,卒于政和末,官终朝奉郎。有《学易集》二十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八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《宋史》卷三四○《刘挚传》。刘跂诗,以影印清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学易集》为底本,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