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于浙江亭书

怒势豪声迸海门,州人传是子胥魂。 天排云阵千雷震,地卷银山万马奔。 高与月轮参朔望,信如壶漏报朝昏。 吴争越战成何事,一曲渔歌过远村。

译文:

在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,我在浙江亭观赏钱塘江潮。那汹涌的潮水带着愤怒的气势、豪迈的声响从海门奔腾而出,州里的人传说这是伍子胥的魂魄在兴风作浪。 天空中像是排列着云的战阵,伴随着千声惊雷般的潮声;大地上潮水如卷起的银山,又像万马奔腾向前。 这潮水涨落的高度与月亮的盈亏相互呼应,就如同用壶漏计时一样准确地报着早与晚。 当年吴越两国的争斗、攻伐又成就了什么呢?如今只有一曲渔歌,悠悠地飘过远方的村落。
关于作者
宋代米芾
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