揽秀亭

群峰矫矫蛟龙颠,冲波鼓鬣方回旋。 排空刻削万仞碧,秀色直上干云天。 地形天巧世莫测,插出怪变知何年。 傍惊列翠不入手,拟将瘦脊束差肩。 何人高致得入手,择奇结构当其前。 丹甍绣桷丽朝日,绮疏藻井摇非烟。 葱苍数里拂巾被,蓊鬰众木临书筵。 开扉割得晓光莹,绕榻飞来佳气鲜。 乘闲超忽不知已,徒觉四顾清无边。 毫眉主人曳芒履,策杖欲作商宫仙。 犀尊荡漾泻醇醴,招宾集醉秋风莲。 莲华菡萏翠的皪,皎月照耀争婵娟。 金丝锵戛乱两耳,醉倒三百黄金船。 风流不见谢太守,昭亭朗赋磨新镌。 放傲岂如王逸少,兰亭草圣窥天全。 才华墨妙古已远,只今唯有空山川。 孰若开编乐教子,坐使发策惊前贤。 还当操笔俯栏楯,试与采掇供诗篇。

译文:

那连绵的山峰,好似矫捷的蛟龙在翻腾舞动,它们鼓起鳞片、扬起鬣毛,在波涛中回旋游弋。这些山峰拔地而起,直插云霄,像是被鬼斧神工刻削而成的万丈碧玉,那秀丽的景色直上云霄,与天际相接。 这地形如此奇特,仿佛是上天精心打造,世间无人能揣测其中奥秘,也不知这些奇峰怪景是在何年何月突然出现的。站在一旁,惊叹于周围翠色山峦的壮美,却感觉难以将它们尽收眼底,它们好像瘦峭的山脊比肩而立。 不知是哪位高雅之士独具慧眼,选中这奇景之处,在山前建造了这座揽秀亭。亭子的红色屋脊、精美的椽子在朝阳下光彩夺目,雕花的窗户和华丽的藻井在云霞中若隐若现。 葱郁的山林绵延数里,清风拂过,仿佛能拂动人们的头巾和衣被;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,笼罩着书案。推开亭子的门扉,清晨的阳光明亮而澄澈,仿佛被割取进来;环绕着睡榻,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。 闲暇时来到这里,思绪飘飘然,不知不觉沉浸其中,只觉得环顾四周,一片清幽,无边无际。 那位眉毛修长的主人穿着草鞋,拄着拐杖,好似要成为超凡脱俗的仙人。犀角做的酒尊中,美酒荡漾,不断地倾倒出来,主人邀请宾客们聚集在此,在秋风中尽情沉醉。 池中莲花盛开,翠绿的花瓣上露珠闪烁,皎洁的月光洒下,与莲花相互争艳。席间,金丝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,交织在一起,让人陶醉,宾客们开怀畅饮,醉倒在黄金酒杯旁。 如今已不见当年像谢太守那样风流潇洒的人物,他在昭亭所作的朗朗赋文也只能想象着重新镌刻。这里的豪放旷达也比不上当年的王逸少,他在兰亭书写的草书尽显自然之妙。 古代那些才华横溢、笔墨精妙的人已经远去,如今只剩下这空荡荡的山川。 与其追慕古人的风流,不如打开书籍,快乐地教育子女,让他们在科举中脱颖而出,震惊前贤。此时,我还应当手握毛笔,俯靠着栏杆,试着采集这里的美景,写成诗篇。
关于作者
宋代米芾
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