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二首 其一

水势临阶转,峰形对路开。 槎从天上得,石是海边来。 瑞草分丛种,祥花间竹栽。 旧传辞赋客,唯见有邹枚。

译文:

其一: 水势流淌到台阶前改变了方向,峰峦的形状正对着道路展开,像是专门为行人展现它的壮美。 那木筏仿佛是从天上得来的一样,充满了奇幻的感觉;石头好似是从遥远的海边运来的,带着大海的气息和故事。 珍稀祥瑞的草被分成一丛一丛地栽种,寓意吉祥的花也间隔着竹子栽种,相互映衬,美不胜收。 从前这里流传着曾有擅长辞赋的文人到访,如今只知道有邹阳和枚乘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米芾
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