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古十六首 其一四

唐昔先天后,天步复清平。 君王图治定,槐棘来群英。 渭水亦投竿,莘原犹弃耕。 丈夫敦志尚,不为轩冕轻。 矫矫同州守,素风独峥嵘。 慷慨论十事,激切观王明。 献纳无迕言,始来歆大烹。 富贵岂不念,直道思有行。 驭者信所学,不为嬖奚更。 况当秉国钧,见利难自倾。 行己或可枉,乘轩何所荣。 风虎既相从,云雷底光亨。 开元及贞观,当日乃悬衡。 至今夸毗人,闻风心骨惊。

译文:

在唐朝先天年间之后,国家的命运又恢复了太平。君王一心图谋国家安定、政治清明,朝廷就招来了众多贤才。就像当年吕尚在渭水抛下钓竿去辅佐周文王,伊尹从莘原放弃耕种去帮助商汤一样。有志气的大丈夫坚守自己的志向和操守,不会因高官厚禄而动摇。 有那刚正不阿的同州太守,他朴素的风尚品格显得格外突出。他慷慨激昂地论述了十件政事,言辞激烈恳切地期望君主能圣明。他进献的建议没有冒犯君主的话语,这才开始受到君主的厚待。他难道不惦记富贵吗?只是想着要践行正直之道。驾车的人坚守自己所学的技艺,不会因为宠幸的小臣而改变。何况是身处执掌国家大权的位置,见到利益更难让自己动摇。如果立身行事都可以违背原则,即使乘坐高官的马车又有什么荣耀呢? 贤才和君主就像风与虎相互追随一样,风云际会才能光大亨通。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,在当时就是衡量国家治理的标准。直到如今那些阿谀奉承的人,听到这位太守的事迹都会心惊胆战。
关于作者
宋代华镇

宋会稽人,字安仁,号云溪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官至朝奉大夫,知漳州军事。平生好读书,工诗文。有《扬子法言训解》、《云溪居士集》、《会稽录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