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古十六首 其一五

高柳何葱蒨,袅袅章台端。 眉叶荫紫极,条丝拂朱栏。 何以谢松竹,挠弱惭岁寒。 既乏贞固姿,枝叶何足观。 小人殉利欲,俛仰如转丸。 苟非社稷臣,祸患宁肯干。 蒲山已归觐,黎阳尚盘桓。 当时方寸地,明明赤如丹。 飙举冠凌烟,腾芳臭如兰。 一言失其所,功名两雕残。 高帝论平阳,刘氏终以安。 英公负文皇,武氏为世患。 无忌问赵相,侯嬴起长叹。 白首不可保,知人良独难。

译文:

高高的柳树多么青翠茂盛啊,在章台的一端随风袅袅摇曳。它那像眉毛一样的柳叶遮蔽着天空,枝条丝缕轻拂着红色的栏杆。它怎么能与松竹相比呢,它柔弱的样子在岁寒时节实在是自惭形秽。既然缺乏坚贞稳固的姿态,那它的枝叶又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呢? 小人追逐利欲,俯仰之间就像转动的弹丸一样变化无常。如果不是能为国家社稷着想的大臣,怎么会甘愿去面对祸患呢?李密已经去朝见唐高祖了,而徐世勣还在黎阳犹豫不决。当时他内心所想的,本应该是一片赤诚。他要是能像疾风般迅速建功立业,就能名冠凌烟阁,声誉流芳,像兰花一样芬芳。可一旦说错一句话或者行差踏错一步,功名就会双双凋零残败。 汉高祖评价平阳侯曹参,汉朝最终得以安定。英国公李勣辜负了唐太宗的嘱托,使得武则天成为了世间的大患。长孙无忌询问赵国的丞相,侯嬴为此发出长叹。人到了白首之年都难以保全自身,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实在是太难啦。
关于作者
宋代华镇

宋会稽人,字安仁,号云溪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官至朝奉大夫,知漳州军事。平生好读书,工诗文。有《扬子法言训解》、《云溪居士集》、《会稽录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