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鱼

有客持巨鱼,造门前自陈。 敢致子产馈,可待姜侯宾。 野人不知薄,但媿心美芹。 横盘五尺余,飞光生目轮。 高鬣丹砂尾,长须黄金鳞。 倔强忽起立,意气如有神。 口颊虽𪡋喁,哀诉何能伸。 嗟哉自潜泳,胡遘网罟屯。 使居江湖间,藏器养其身。 得时感灵变,呼吸乘风云。 奋迅弥宇宙,洗涤万物新。 胡忍事一饭,遽使刀俎亲。 无罪就死地,恻然伤吾仁。 解之谢来客,放尔归通津。 不期明珠报,相忘乃吾真。 此去戒前祸,芳饵为祸因。 送尔吾自往,世有郑校人。

译文:

有位客人拿着一条巨大的鱼,来到我家门前亲自对我说:“我冒昧地送上这鱼,就如同当年有人给子产送鱼一样,也希望您能像姜侯待客那样收下。我本是粗野之人,不懂礼仪,只觉得这份心意就像有人送芹菜一样,实在拿不出手。” 我看到这条鱼横放在大盘子里,足有五尺多长,身上闪烁的光泽让我眼前一亮。它高高的背鳍,朱砂般的鱼尾,长长的胡须,金色的鳞片。它倔强地突然立了起来,那神情仿佛有一股神气。它嘴巴一张一合,虽然无法清楚表达,但那哀伤的样子好像在诉说却又无法说出来。 唉,它本来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潜游,为何会遭遇渔网的灾难呢?如果让它生活在江湖之中,它可以隐藏自己的才能,好好养护自身。等到时机到来,它感应到灵变,能在呼吸之间乘上风云。它可以奋力游动,遍布整个宇宙,让万物焕然一新。我怎么忍心为了一顿饭,就让它立刻亲近刀和砧板呢?它无罪却要走向死地,这让我心中的仁爱之情感到伤痛。 于是我向客人道谢,然后解开绳索,把它放回了大河。我并不期望它能像传说中那样用明珠来报答我,彼此相忘于江湖才是我真正的想法。你这次离去要警惕之前的灾祸,那些美味的鱼饵就是灾祸的根源。我送你离开,可世间还有像郑国人那样弄虚作假的人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李复

李复(一○五二~?)(《潏水集》卷八《恭人范氏墓志铭》),字履中,号潏水先生,原籍开封祥符(今河南开封),因其先人累官关右,遂为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(同上书《李居士墓志铭》)。与张舜民、李昭玘等为文字交。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)进士。五年,摄夏阳令。哲宗元祐、绍圣间历知潞、亳、夔等州。元符二年(一○九九),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。徽宗崇宁初,迁直秘阁、熙河转运使。三年(一一○四)知郑、陈二州。四年,改知冀州;秋,除河东转运副使。靖康之难后卒。撰有《潏水集》四十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六卷,其中诗八卷。事见《潏水集》附录宋钱端礼撰《书潏水集后》及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卷一四,《宋元学案》卷三一有传。 李复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潏水集》为底本,参校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藏北京图书馆,简称文津阁本)和残存《永乐大典》中李复诗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