夔州旱

夔人耕山灰作土,散火满山龟卜雨。 春日不知秋有饥,下种计粒手中数。 七月八月旱天红,日脚散血龙似鼠。 污邪瓯窭高下荒,草根木皮何甘苦。 蛮商奸利乘人急,缘江转米贸儿女,己身死重别离轻。 归州州南神有灵,归人刲羊求山神。 驱风洒润应香火,飞点不到巫山村。 巫山县南也伐鼓,不告归神告神女。 江心黑气卷江流,雷车载鬼云中语。 太守身作劝农官,子粒今朝多贷汝。 春种须作三年计,上满隆原下水浒。 他时更勉后来人,老去子孙无莽卤。

译文:

夔州的百姓在山上耕种,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,在山间四处点火,像用龟甲占卜一样祈求降雨。春天耕种的时候,他们想不到秋天会遭遇饥荒,一粒粒地数着种子播下,盼望着能有好收成。 到了七八月,天空一片火红,旱情严重,太阳的光芒如同洒下的鲜血,传说中的龙在这干旱面前也像胆小的老鼠一样没了办法。不管是地势低洼的小田,还是高低起伏的山地,全都荒芜了。百姓们只能靠吃草根、树皮度日,那滋味是何等的苦涩艰难。 一些狡猾的商人趁着百姓们危急的时候谋取暴利,他们沿着长江运来大米,用粮食换取百姓的儿女。在生死面前,百姓们觉得亲人离别也顾不上了。 归州州南的山神据说很灵验,归州的百姓宰杀羊只,向山神虔诚祈求。或许是他们的香火起了作用,山神驱风洒雨。可这雨水偏偏没有落到巫山村,那里依旧干旱。 巫山县南的百姓也敲起了鼓,他们不向归州的山神祈求,而是向神女祷告。只见江心涌起黑气,仿佛要把江水都卷走,雷声轰鸣如同载着鬼怪,云中好像有人在低语。 太守亲自担任劝农官,告诉百姓们:“现在我可以多借给你们一些种子。春天播种的时候,一定要做好长远打算,让高高的平原和低洼的水边都种满庄稼。以后也要激励后来的人,让子孙后代不再这样鲁莽行事。”
关于作者
宋代李复

李复(一○五二~?)(《潏水集》卷八《恭人范氏墓志铭》),字履中,号潏水先生,原籍开封祥符(今河南开封),因其先人累官关右,遂为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(同上书《李居士墓志铭》)。与张舜民、李昭玘等为文字交。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)进士。五年,摄夏阳令。哲宗元祐、绍圣间历知潞、亳、夔等州。元符二年(一○九九),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。徽宗崇宁初,迁直秘阁、熙河转运使。三年(一一○四)知郑、陈二州。四年,改知冀州;秋,除河东转运副使。靖康之难后卒。撰有《潏水集》四十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六卷,其中诗八卷。事见《潏水集》附录宋钱端礼撰《书潏水集后》及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卷一四,《宋元学案》卷三一有传。 李复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潏水集》为底本,参校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藏北京图书馆,简称文津阁本)和残存《永乐大典》中李复诗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