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今移居涧水东,涧水暴涨侵近路。 尽取涧石成垣墙,生凿岸柳作桥柱。 结茅构屋十数间,取次面势分几处。 看山看水督耕耨,随意自在不计步。 到处或坐或偃息,尽有室庐庇风雨。 土床竹簟虽草草,已足自适奉寒暑。 窗下瓦榼漆生光,贳酒提携老无数。 客来安更问谁何,漉鱼拾蟹共烹煮。 青黄错杂出木盘,野蔌山蔬四时具。 久厌轻动踏市尘,未尝开口论世故。 究竟得意此最多,向老尤要知其趣。 一生遇事皆任真,仰首高风继巢许。
题步生所居
译文:
如今你搬到了涧水的东边居住,恰逢涧水突然涨起,都快漫到附近的道路了。你把涧里的石头都搬来,砌成了围墙;又砍来岸边的柳树,直接凿成桥的柱子。
你用茅草搭建起十几间房屋,依照地势依次分布在几个地方。你时而看看山景,时而赏赏水景,还会督促着农田的耕种和除草,随心所欲、自由自在,完全不在意走了多少路。
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坐坐或者休息一下,反正到处都有房屋可以遮挡风雨。虽然那土床和竹席布置得很是简单,但也足够让自己舒适地度过寒冬和酷暑。
窗户下面的瓦制酒器,油漆都泛起了光亮,你常常提着它去赊酒,次数多得数不清。有客人来了,也不用问是谁,直接去捞鱼、捡螃蟹,然后一起烹煮。
青的、黄的食物错杂地摆在木盘里,野外的蔬菜四季都有。你早就厌烦了轻易地踏入那充满尘嚣的集市,也从不开口谈论世间的俗事。
说到底,在这里能得到的快乐是最多的,人到老年更要懂得这种乐趣。你一生遇到事情都秉持着纯真的态度,仰望着上古高士巢父和许由的高风亮节,并努力去追随他们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李复
李复(一○五二~?)(《潏水集》卷八《恭人范氏墓志铭》),字履中,号潏水先生,原籍开封祥符(今河南开封),因其先人累官关右,遂为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(同上书《李居士墓志铭》)。与张舜民、李昭玘等为文字交。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)进士。五年,摄夏阳令。哲宗元祐、绍圣间历知潞、亳、夔等州。元符二年(一○九九),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。徽宗崇宁初,迁直秘阁、熙河转运使。三年(一一○四)知郑、陈二州。四年,改知冀州;秋,除河东转运副使。靖康之难后卒。撰有《潏水集》四十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六卷,其中诗八卷。事见《潏水集》附录宋钱端礼撰《书潏水集后》及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卷一四,《宋元学案》卷三一有传。 李复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潏水集》为底本,参校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藏北京图书馆,简称文津阁本)和残存《永乐大典》中李复诗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