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溟酌蠡天窥管,龟兆何长筮何短。 什百倍蓰情不齐,斛龠釜钟难槩满。 东西地缺如断玦,西北天倾犹倚繖。 山𦍠何由蔚豹班,荆鸡岂解伏鹄卵。 虽许驽骀可累驰,所贵镆铘能立断。 东陵瓜地久已荒,南山豆苗岁常旱。 日随群影尘满衣,愧窃太仓米盈碗。 默嗟世事意难期,却怪古书语多诞。 往来迅景急川流,怅惘无闻归鬼纂。 今年短发飒惊秋,余日骎骎岂容筭。 逸骥空勤足未舒,寒灯静吊影为伴。 数朝忽喜挹高风,烦心执热逢清澣。 仰观眉睫意可见,巳许交臂心无嬾。 飘零铩翮感鸾悲,绳墨呈材媿樗散。 须思汲古得修绠,却步归愚识夷坦。 惟君早岁叹淹回,白雪调高和宜罕。 谏垣密疏藁常焚,琐闼旧风笔不款。 云间遽与鸳鹭分,邑里新歌襦袴暖。 与我晤语若合契,锄去陵谷无隙窾。 因君相见慰蹉跎,再激平生嗟已缓。
依韵酬朱公掞给事
译文:
用像用葫芦去舀取沧海之水、从竹管里看天那样的方式去认知事物,就如同用龟甲占卜和用蓍草占筮,难以知晓哪种更能准确预示未来。世间的人或事,差距可能达到什百倍蓰,情况各不相同,就像用斛、龠、釜、钟这些不同的量具,难以让它们都装得一样满。
大地的东西两边好像残缺的玉玦,西北方向的天空仿佛倾斜倚靠的伞。山间的雾气怎么能像豹纹一样绚丽呢,普通的荆鸡又哪里懂得去孵化天鹅蛋。虽然也认可驽钝的马可以持续奔跑,但人们更看重的是镆铘宝剑能够迅速斩断事物。
东陵侯种瓜的地早已荒芜,南山的豆苗年年遭受干旱。我每日随着众人的身影奔波,满身都是灰尘,惭愧自己白白地从太仓领了满满的米粮。
默默地感叹世事难以预料,反而责怪古书里的话大多荒诞不实。时光像湍急的河流一样迅速流逝,我惆怅自己默默无闻,恐怕死后只能任由鬼神编纂我的事迹。今年我稀疏的头发突然惊觉秋天已至,剩下的日子飞速流逝,哪里还能细细计算。
我就像一匹空有勤奋却未能舒展腿脚的骏马,只能在寒灯下与自己的影子相伴。突然有几天,我欣喜地感受到您高尚的风范,就像心烦燥热时遇到了清凉的水。
抬头看您的神情,心意便可知晓,我们坦诚相交,内心都没有懈怠。我像一只羽毛伤残的鸾鸟,为自己的飘零而悲伤,又像不成材的樗树,在您面前为自己的无用而惭愧。
我们应该思考像用长绳汲取深井之水一样去获取知识,退回愚钝的状态,才能认识到平坦的大道。您早年就感叹仕途坎坷,您的才学如同高雅的白雪之曲,能和唱的人自然稀少。
您在谏垣任职时,秘密的奏疏草稿常常焚毁,在宫廷中秉持旧有的风骨,下笔毫不迟疑。您突然就与朝中的同僚分别,到地方任职,百姓为您唱起了温暖的歌谣。
您与我交谈十分投契,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隔阂。因为与您相见,安慰了我蹉跎的岁月,再次激发了我平生的志向,只可惜已经晚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李复
李复(一○五二~?)(《潏水集》卷八《恭人范氏墓志铭》),字履中,号潏水先生,原籍开封祥符(今河南开封),因其先人累官关右,遂为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(同上书《李居士墓志铭》)。与张舜民、李昭玘等为文字交。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)进士。五年,摄夏阳令。哲宗元祐、绍圣间历知潞、亳、夔等州。元符二年(一○九九),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。徽宗崇宁初,迁直秘阁、熙河转运使。三年(一一○四)知郑、陈二州。四年,改知冀州;秋,除河东转运副使。靖康之难后卒。撰有《潏水集》四十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六卷,其中诗八卷。事见《潏水集》附录宋钱端礼撰《书潏水集后》及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卷一四,《宋元学案》卷三一有传。 李复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潏水集》为底本,参校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藏北京图书馆,简称文津阁本)和残存《永乐大典》中李复诗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