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酬杨次公

法云说法元非法,六月洪炉舞飞雪。 宝香一瓣下天来,须弥座上金光发。 三界风雨动雷音,八部人天归象设。 昔年关西旧夫子,今日淮南大檀越。 扬眉师利倾千偈,隠几维摩无一说。 试开门户立家风,顿超初地无生灭。 百川万折必朝宗,东南到海无分别。 紫陌红尘拂面来,铁壁不容通水泄。 众形毕现明镜静,浮云飞盖秋空澈。 眼见亿万归弹指,境落毫厘差永劫。 野犴不是师子儿,磨了觜头三尺铁。 全湖巨浸一浮沤,结果开花今几叶。 昔人卷帘仰天笑,得道固应由慧业。 一言可尽千语迷,不如静看水中月。

译文:

这首诗充满了佛禅意味,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: 法云宣讲佛法,其实本就没有固定的法相,就好像六月酷热的洪炉中竟然能舞动着飞雪般不可思议。 一瓣珍贵的佛香从天上飘然而下,须弥座上顿时金光闪耀。 三界之中风雨大作,如同传来了佛的雷音,八部天龙、人等众生都归向佛的庄严法相。 当年关西的那位旧夫子,如今成了淮南慷慨布施的大施主。 像文殊师利菩萨扬眉之间就能倾吐出千偈妙语,而维摩诘居士却靠静坐在几案旁一言不发来悟道。 试着开启宗门、树立家风,能顿时超越初地境界,达到无生无灭的境地。 百川无论经历多少曲折,最终必定会朝宗于大海,到了东南流入大海就不再有分别。 尘世的紫陌红尘扑面而来,如同铁壁一般密不透风,水都难以泄漏。 各种形态在明镜般的心境中清晰呈现,就像浮云飘飞,秋空清澈明朗。 眼睛看到的亿万事物,在弹指之间就已变化,境界若有毫厘之差,便会陷入永劫不复的境地。 那些野犴并非狮子的子嗣,就算把嘴皮磨破了三尺铁也无济于事。 整个湖泊那样巨大的水域,也不过是一个漂浮的水泡,从开花到结果如今又经历了多少变化呢。 从前有人卷起帘子仰天大笑,原来得道确实是要依靠智慧善业。 一句精妙的话语就能解开千言万语带来的迷惑,不如静静地观赏水中的月亮,体悟其中的禅意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李复

李复(一○五二~?)(《潏水集》卷八《恭人范氏墓志铭》),字履中,号潏水先生,原籍开封祥符(今河南开封),因其先人累官关右,遂为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(同上书《李居士墓志铭》)。与张舜民、李昭玘等为文字交。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)进士。五年,摄夏阳令。哲宗元祐、绍圣间历知潞、亳、夔等州。元符二年(一○九九),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。徽宗崇宁初,迁直秘阁、熙河转运使。三年(一一○四)知郑、陈二州。四年,改知冀州;秋,除河东转运副使。靖康之难后卒。撰有《潏水集》四十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六卷,其中诗八卷。事见《潏水集》附录宋钱端礼撰《书潏水集后》及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卷一四,《宋元学案》卷三一有传。 李复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潏水集》为底本,参校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藏北京图书馆,简称文津阁本)和残存《永乐大典》中李复诗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