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邺

魏武昔恢图,北平谭尚孽。 卜邺筑新都,非徒三狡穴。 将行迁鼎志,遽有分香诀。 落日𰬸帷空,奠终歌舞阕。 旋闻瀍洛上,载起苍龙阙。 四叶不归东,苔花驰道绝。 食槽谶终验,挂饭期先决。 扰攘百年间,覆车寻此辙。 山川气象变,朝市繁华歇。 白露复青芜,茫茫换时节。 阴风吹葛屦,燐火走兵血。 木叶下西陵,寒虫助骚屑。 当时陪葬骨,马鬣犹环列。 隧碣仆纵横,镌文久残缺。 帛砧与柱础,螭首随分裂。 指此一抔间,贤愚两何别。 悠悠凤漳水,寂寂雀台月。 千古配英魂,未随埃烬灭。 田皋访遗老,谓有兴亡说。 但听黍离篇,叱牛耕不辍。

译文:

当年魏武帝曹操图谋宏大的霸业,向北平定了袁谭、袁尚这些叛逆之徒。他选择邺城来修筑新的都城,可不只是为了给这几个奸狡之人的巢穴来个了断。他有着像周成王迁移九鼎那样统一天下的志向,却突然留下了分香卖履这样琐碎的遗言。 夕阳西下,灵帐空空荡荡,祭奠结束,歌舞也停止了。很快就听说在瀍水和洛水之上,又建起了巍峨的宫殿。曹魏政权传了四代就没能再延续向东发展,御道上长满青苔,人迹罕至。当年“食槽”的谶语最终应验了,而关于政权命运的预言也提前有了定数。 在这扰攘的百年之间,一个又一个政权覆灭,就像沿着同一条车辙前行。山川的气象发生了改变,曾经繁华的街市也不再热闹。白露降临,荒草又开始生长,季节在茫茫中变换。阴风吹动着葛麻做的鞋子,磷火在曾经流淌过士兵鲜血的地方闪烁。树叶从西陵飘落,寒虫的叫声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。 当年那些陪葬之人的尸骨,他们坟头的土堆还环绕排列着。墓道的石碑东倒西歪,上面镌刻的文字早已残缺不全。捣衣石和柱子的基石,还有雕刻着螭首的物件都已分裂破碎。指着这小小的一抔黄土,无论是贤明之人还是愚笨之人又有什么分别呢? 悠悠的漳水不停地流淌,寂静的铜雀台上明月依旧。那些千古英烈的魂魄,并没有随着尘埃灰烬而消失。我到田野间寻访当地的老人,听说他们有关于朝代兴亡的故事可讲。但我只听到他们念着《黍离》这首诗,同时吆喝着牛耕地,一刻也不停歇。
关于作者
宋代贺铸

贺铸(1052~1125) 北宋词人。字方回,号庆湖遗老。汉族,卫州(今河南卫辉)人。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