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平读书堂

昔人三百篇,善世已有余。 后生守章句,不足供嗫嚅。 一登吏部选,笔砚随扫除。 闭合画眉妩,隔屋闻歌呼。 奉公用汉律,宁复要诗书。 俛首出跨下,枉此七尺躯。 今代陶朱公,不作大梁屠。 计然特未用,意得轻全吴。 为邦得畿县,政密自计疏。 宁书下下考,不奉急急符。 用意簿领外,筑室课典谟。 平生五千卷,还舍不问涂。 近事更汉唐,稍以诗自娱。 复作无事饮,醉卧拥青奴。 桃李春事繁,轩窗昼景舒。 鸣屋鸠渴雨,窥帘燕哺鶵。 休吏散篇帙,风篁献笙竽。 听然一启齿,斯民免为鱼。

译文:

从前古人创作的《诗经》三百篇,即便用来改善社会也绰绰有余。后世的年轻人只知道死守经书章句,可这些根本不足以让人在社会上正常地表达交流。 一旦有人通过吏部的选拔入了仕途,那些笔砚就随之被弃置一旁。官员们在家闭门欣赏美人梳妆的妩媚姿态,隔着屋子都能听到寻欢作乐的歌声和呼喊声。 当政者只奉行汉代的律法,哪里还需要诗书呢?有的人就像当年韩信那样,低头忍受胯下之辱,白白浪费了这七尺的身躯。 如今有像陶朱公那样的贤能之人,他并非出身于大梁的屠夫之流。他有着像计然那样的谋略却还未得到施展,意气风发间甚至可以轻视整个吴国。 他治理一个京城附近的小县,政务虽然繁琐,但自己的谋划却并不周全。他宁可在考核中被评为下下等,也不奉行那些紧急催逼的命令。 他的心思不在那些公文簿册之中,而是建造书房来研习经典著作。他平生读了五千卷书,回到家中也不询问世俗之事。 他熟知近代的汉唐历史,还稍微以作诗来自我娱乐。又时常无事时饮酒作乐,喝醉后就抱着竹夫人醉卧休息。 春天里桃李盛开,事务繁多,窗户前白天的景色十分闲适。斑鸠在屋顶鸣叫,好似渴望着雨水,燕子在帘子外窥视,正哺育着雏鸟。 让下属官吏休息,把书籍都摊开,风吹着竹林发出像笙竽吹奏般的声音。他听后不禁展颜一笑,心想这样或许能让百姓免于灾难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师道

陈师道(1053~1102)北宋官员、诗人。字履常,一字无己,号后山居士,汉族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,起为徐州教授,历仕太学博士、颖州教授、秘书省正字。一生安贫乐道,闭门苦吟,有“闭门觅句陈无己”之称。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,江西诗派重要作家。亦能词,其词风格与诗相近,以拗峭惊警见长。但其诗、词存在着内容狭窄、词意艰涩之病。著有《后山先生集》,词有《后山词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