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夫君兮桂舟一首送梁正受归汶阳

维夫君兮桂舟,酌余酒兮揽君留。 君何为兮此野,菊菲菲兮蜨下。 韡韡兮煌煌,烂金敷兮袭余堂。 茱萸兮芙蓉,众芳越兮乱五风。 饥咀兮灵芝,君歌乐兮余和之。 日下兮野阴,澹忘归兮中林。 橘栋兮梅宇,纷琼茅兮被南荣。 白羽兮黑翮,邀仙人兮语此文。 余高驰兮世之外,君猋举兮先余至。 襟带兮东方旦,争门兮汶之阳。 大野兮始波,翔鸧鹳兮嘷𫛤鹅。 群宿兮迷阯,旅食兮殚穗。 霜肃肃兮叶方下,君欲济兮淹回。 水通道兮躞蹀,冠如箕兮带长铗。 里千室兮士一喙,余不善兮纷余谇。 世谓折扬好兮,余白雪而莫知弃。 火布而以为垢兮,胡不浣炎而振之。 彼镆邪而能言兮,工谓余以不祥。 聊逍遥而挫锐兮,蒙黯黮而益光。

译文:

先生啊,您乘坐着用桂木做成的船,我斟满美酒,伸手挽留您。 您为何来到这郊野之地呢?看那菊花盛开,蝴蝶在花丛间飞舞。 花朵明艳灿烂,金黄的色彩铺满我的厅堂。 茱萸和芙蓉绽放,众多的花草在微风中摇曳,香气乱舞。 饥饿时您咀嚼着灵芝仙草,您欢快地歌唱,我跟着应和。 太阳西下,郊野渐渐笼罩在阴影之中,我们悠然地忘了回去,沉醉在这林中。 用橘木做栋梁,用梅木建房屋,洁白的茅草覆盖在南边的屋檐。 白羽黑羽的鸟儿在空中飞翔,我们邀请仙人一同谈论这些文章。 我向尘世之外高飞远走,您如疾风般先行到达。 清晨的东方曙光如襟带般展开,我们争着前往汶水之北。 广袤的原野上开始泛起波浪,鸧鹳在空中翱翔,𫛤鹅在鸣叫。 鸟儿们成群栖息,迷失了方向,旅人采食,谷穗已所剩无几。 寒霜凛冽,树叶纷纷飘落,您想要渡河却徘徊不前。 水路通畅,您脚步轻快地前行,头戴如箕的帽子,腰佩长长的宝剑。 里巷有千户人家,却只有一人能发出正义的声音,我不善于迎合,引来了诸多责骂。 世人都说那低俗的《折扬》之曲好听,我弹奏高雅的《白雪》之音却无人赏识,被人抛弃。 把火浣布当作污垢,为何不放在火中洗涤再抖落干净呢。 如果那镆邪宝剑会说话,工匠也会说我带着它不吉利。 暂且逍遥自在,磨去自己的锋芒吧,即便被黑暗笼罩,我的光彩也会更加闪耀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