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孔著作常父馆中喜雪

冬旱及兹雪,都人销百忧。 墙根有宿草,余绿尚去秋。 新阳解薄冰,大润升介丘。 夜闻窗响纱,高云正绸缪。 明旦天津望,寒花翳川流。 宫中圣人喜,疠气一夕收。 史占上日祥,知欲遍九州。 敢任肉食谋,官闲欣岁休。 虽无山阴船,穷巷窘若囚。 却幸葛翁来,汤餠有麦牟。 孔侯金闺彦,平昔慕追游。 延阁排霄起,登临忘我愁。 何当联辔镮,城苑佳气浮。 春郊日可望,桑野听行讴。

译文:

今年冬天一直干旱,到现在终于下雪啦,京城的人们心中的百般忧愁都消散了。 墙角边还有去年残留的野草,那剩余的绿色还带着去年秋天的痕迹。 新春的阳气渐渐化解了薄薄的冰层,充沛的雪水滋润着小山丘。 夜里听到窗户上的窗纱沙沙作响,原来是高空的云朵正聚集着酝酿着这场雪。 第二天清晨在天津桥上远望,洁白的雪花遮蔽了河川的水流。 皇宫中的皇上也十分欢喜,因为这场雪,那致病的恶气一夜之间就消失了。 史官占卜说这是大吉之兆,预示着祥瑞将遍及九州大地。 我哪敢担当那些高官们的谋划之事呢,如今官职清闲,真为这一年的好收成感到欣喜。 虽然我没有像王子猷那样乘小船去山阴访友的雅兴,困在这偏僻的小巷里像个囚犯一样。 但幸好有像葛翁这样的朋友来访,我们一起吃着用麦牟做的汤饼。 孔侯你可是朝廷中的杰出人才,平日里我就很羡慕能和你一同出游。 藏书的延阁高耸入云,我们登上延阁,一下子让我忘却了忧愁。 什么时候我们能并马同行,在那城苑间感受那美好的气息。 春天的郊外值得期待,到那时我们可以在桑野间听着人们欢快的歌声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