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一

少时勇游山,说山喜动色。 中年谪南方,庐阜得深历。 当时不类谪,忘腰带之适。 怪人肝鬲异,破贼喜折屐。 只今窜林下,织衣而耕食。 缅怀兹两士,吾宗气相得。 吾春种桃时,子晓寻嵩日。 似闻黄面子,为采乌头出。 去年陟岱宗,一士世莫识。 天门邀之下,倾倒意已极。 斯人与人异,龙虎两超忽。 重寻亦无路,颠雨石崖坼。

译文:

我年少的时候,满怀豪情地游山玩水,只要说起山,就会喜形于色,十分兴奋。到了中年,我被贬到南方,得以深入游历庐山。那时候,我并不觉得自己是被贬谪,仿佛忘却了腰间官带的束缚,自在极了。我还觉得那些和我想法不同的人很奇怪,就像谢安得知破贼消息时喜极而折屐一样,我对山水的热爱也有着独特的执着。 如今,我隐居在山林之中,自己织布做衣,耕种粮食来维持生计。我时常怀念这两位贤士,他们都是我们家族中意气相投的人。我在春天忙着栽种桃树的时候,你们清晨就踏上了探寻嵩山的旅途。好像听说有个黄脸的人,为了采摘乌头草药而外出。 去年有人攀登泰山,有一位贤士不被世人所了解。在天门那里邀请他下来,大家倾心交谈,畅快至极。这位贤士与众不同,有着超凡的气质,如龙虎般灵动超脱。想要再去寻找他的踪迹,却已经没有了路径,山雨倾盆而下,石崖都裂开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