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 其二

萧条新湖秋,霜落洲渚洁。 莲垂兰杜死,菖莆见深节。 惨澹沙砾姿,清波侣群鸭。 往时吴兴守,看画忆苕霅。 为仪尚不污,孤高比云月。 闻在雪堂时,满堂唯画雪。

译文:

在这新湖的秋日里,一片萧条景象。寒霜落下,洲渚被清洗得格外洁净。 莲花已然低垂,兰草和杜若也都枯萎死去,菖蒲却在深处露出坚韧的茎节。 大雁那略显暗淡的身姿立于沙砾之上,在清波之中与一群鸭子为伴。 以前担任吴兴太守的苏翰林,看到这幅画便回忆起苕溪和霅溪的风光。 大雁的仪态始终保持高洁,不被污浊沾染,它的孤高如同天上的云和月。 听说苏翰林在雪堂居住的时候,整个屋子里面只有画着雪景的画作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