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关浍关沼

君不见杜侯昔为歌行赠徐侯,大儿色清澈,小儿气食牛。 往有关尹官仕周,其人有道其泽流。 会稽竹箭无名久,文采关侯二儿秀,不然安取关尹后。 何用黄雀青鷇蓬间飞,长觜饱满短觜饥。 何用城乌嗷嗷八九雏,端坐秦氏桂扶疏。 渊也诗足兴,功也礼足立。 三年不见冠岌岌,何用春耕投种叹粟粒。 功成裘氏九里湿君家,会稽山头松树清江枫。 乃翁行采薪,所愿溪上风。 男儿封侯食肉勋业须少壮,勿学乃翁呻吟萧屑所愿在溪上。

译文:

你没看到吗?从前杜甫曾作歌行体诗赠给徐知道,称赞他大儿子神色清逸澄澈,小儿子气概豪迈,有吞牛之勇。 往昔有关尹在周朝为官,他是有道之人,德泽流传后世。会稽的竹箭长久以来没了名气,但关家二位公子文采出众,若不是关尹的后人,怎会如此优秀。 何必像蓬草间的黄雀、幼鸟,为了食物奔波,长嘴的吃得饱,短嘴的饿得慌。也不必像城里嗷嗷待哺的八九只乌鸦雏鸟那般可怜,你们应像端坐于繁茂桂树间的凤凰。 关渊作诗足以引发人的兴致,关功学礼足以立身。三年不见,你们已头戴高冠,长大成人,不必像农夫春耕时,为种子稀少而叹息。 等你们功成名就,关家会像裘氏那样泽被乡里。会稽山头的松树和清江畔的枫叶都会为你们见证。 你们的父亲我去砍柴,只希望能享受溪边的清风。但男子汉要封侯拜相、享受美食,建功立业要趁年少力壮,可别学我唉声叹气、意志消沉,只把心愿寄托在溪边的风里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