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杨希仲吴子进李希孝张景良北关纳凉晚过大安寺

君不见少陵翁,昔时亦厌在泥滓,青鞋布袜翁自喜。 上关流水入城来,青苹之末风未已。 驾言出游我无酒,张侯为致尊中旨。 可怜筑室宁封池,下有千房并万蕊。 官曹十九民事聒,况乃坐堂环榜捶。 扬波沐发安在哉,我曹官冷奚不来。 日长飞鸟困塌翼,龟出仰喙鱼张腮。 南箕不哆少女默,焦暍坐恐昆虫猜。 杨君尝揽辔,独出无把袂。 古藏大般若,中天立华厦。 同游得吴李,张子亦予社。 登临物色为我豪,长空吹雨来萧骚。 原为起伏河出没,雾作吞吐山卑高。 君不见幕中群公府曹掾,清谈接武金闺彦。 平明趋府罢亭午,宁有食顷坐闲燕。 我曹放意诚崛奇,王事鞅掌慙周诗。 嵇康不堪章服裹,此事恐得通人嗤。 李侯挽我未宜下,世间一笑如此寡。 鄙夫敢慕从事贤,少日采薪勤两肩。 草玄亦投阁,醉者坠不愕。 安能学丁君,高举似黄鹤。 一廛平生事,百壶中虑廓。 且当俛仰宇宙间,子欲观海须观澜,所思安在良阻艰。 李侯有嘉意,语若茧绪曳。 不应开口烦睥睨,爱身为物太早计。

译文:

你可曾知道那少陵野老杜甫,往昔也厌烦深陷在污浊的尘世之中,能穿上青鞋布袜漫步,他便觉得满心欢喜。 上关的流水潺潺流入城中,微风从青苹的末梢轻轻拂来,一直未曾停歇。 本想驾车出游,可惜我没有美酒,还好张侯为我取来佳酿,让我能品味酒中的意趣。 真让人怜惜那建在宁封池畔的屋舍,池下是千朵莲花万片花蕊竞相绽放。 官场中十有八九被繁杂的民事所困扰,更何况坐在公堂之上,周围还伴随着鞭笞犯人的声响。 像古人那样在清波中洗发的闲适生活哪里还有呢,我们这些官职清寒之人为何不常来此放松。 白昼漫长,飞鸟累得垂下翅膀,乌龟探出水面张嘴呼吸,鱼儿也大张着腮帮。 南箕星不张开口,少女风也悄然无声,酷热难耐,只怕连昆虫都要心生疑惑。 杨君曾揽辔出行,独自出游也无人相伴。 寺中珍藏着古老的《大般若经》,高耸的佛殿如在中天屹立。 此次同游有吴子进、李希孝,张子也是我的同社好友。 登临此处,眼前的景色让人心胸豪迈,长空飘来阵阵风雨,发出萧萧瑟瑟的声响。 河水如波浪起伏,时隐时现;雾气缭绕,山峦时高时低。 你可曾看到幕府中的各位官员、府曹的掾吏,他们清谈高雅,都是金闺中的贤才。 清晨就赶赴官府,一直忙到中午,哪有片刻闲暇能坐下来悠闲宴饮。 我们这般放任心意游玩实在是不同寻常,公务繁忙,想想《诗经》中“王事鞅掌”的诗句,不禁感到惭愧。 嵇康受不了官服的束缚,我们这样的行为恐怕会被通达之人嗤笑。 李侯拉着我不要急着下山,世间这样令人畅快一笑的机会实在太少。 我这样的鄙陋之人怎敢羡慕那些贤能的官员,年少时我也曾辛勤打柴。 扬雄写《太玄》还曾投阁,醉酒之人坠落却并不惊愕。 我怎能学那丁君,像黄鹤一样高高飞去。 拥有一处居所是我平生的心愿,饮下百壶美酒能让我内心开阔。 暂且在这宇宙间俯仰自得吧,你若想观海就必须看到那波澜壮阔的景象,只是我所思念的人相隔遥远,相见艰难。 李侯有美好的心意,话语如同茧丝般连绵不绝。 不应该一开口就惹人侧目,爱惜自身却过早为外物打算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