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山宫,小山霍,欲识山高观石脚。 大波为澜,小波为沦,欲知水深观水津。 营丘于此意独亲,杜侯所与复有人。 不见李侯今五载,苦向营丘有余态。 齐纨如雪吴刀裁,小毫束笋缣囊开。 经营初似云烟合,挥洒忽如风雨来。 苍梧泱漭天无日,深岩老树洪涛入。 榛林暗漠猨狖寒,苔藓侵淫螺蚌湿。 纷纷禽散江干沙,有风北来吹蒹葭。 前洲后渚相随没,行子渔人归径失。 李侯此笔良已奇,我闻李侯家朔垂。 跨河而北宁有之,曷不南游观禹穴。 梅梁鏁涩萍满皮,神物变化当若斯。 元君画史虽天与,我论绝艺无今古。 张颠草书要剑舞,得意可无山水助,他日李侯人益慕。
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
译文:
大山环绕着小山,小山也显得气势不凡。若想知道山有多高,看看山脚下的石头就知道了。大的波浪叫做澜,小的波浪叫做沦,若想知道水有多深,瞧瞧水的渡口就清楚了。
李成(号营丘)对这山水之意情有独钟,杜楷与他交往时也有人与他一同探讨山水之妙。我不见李唐臣已经五年了,他在描绘山水上对李成的风格领会很深,还有自己独特的韵味。
洁白如雪的齐地细绢被锋利的吴地之刀裁剪好,小毛笔像竹笋一般,从丝绢袋子里被取了出来。一开始构思创作时,画面就像云烟聚合般缥缈;挥洒笔墨时,又好似风雨突然袭来般酣畅。
画中呈现出苍梧山一带广阔迷茫、不见天日的景象,幽深的山岩、古老的树木,仿佛被洪涛卷入其中。榛树林阴暗寂静,猿猴都感到寒冷;苔藓肆意蔓延,连螺蚌都被浸湿。
江岸边沙滩上的鸟儿纷纷飞散,有北风刮来,吹动着芦苇。前面的沙洲和后面的水中小块陆地相继被淹没,行人和渔人都迷失了回家的路。
李唐臣这画技实在是太奇妙了。我听说李唐臣家在北方边境。跨过黄河向北或许也有美景,但他为何不南下游览大禹的墓穴呢?那里的梅梁门锁生锈,浮萍长满表面,神奇的景象变化应该就像画中这般。
虽然有些画家的技艺是上天赋予的,但我认为绝好的技艺不分古今。张旭的草书灵感来源于剑舞,创作得意之作难道能少了山水的助力吗?日后李唐臣一定会更受人们的仰慕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