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鲁中群儿歌跋遮,跋遮跋遮何语耶。 吴歈越吟初不省,恐自塞北传胡笳,跋遮胡为乐中华。 试歌河涨水渐车,河中耕泥春种麻。 麻生三岁不开花,腰菱两角黑如鸦。 渔父笑且语,谁能跋遮舞。 君不见前年大旱河草黄,草中鱼子化飞蝗。 又不见往年大雨雨决渠,渠中朽瓜生老鱼。 蝗飞食场谷,击鼓烦趁扑。 我家家具如笋束,今年梁山挠浊淤,儿无锄麻姑来渔。 荷锄往卖锄,买网空市无。 丁丁斲船斲屋栌,艇子如星唤施罛。 夜唱跋遮曲,群鸣起白凫。
跋遮曲
译文:
你没看见那鲁地的一群孩子唱着“跋遮”之歌,可这“跋遮跋遮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
吴地的歌谣、越地的吟唱我原本就不太懂,这“跋遮”恐怕是从塞北传来,带着胡笳的曲调,为何它会在中华大地欢快地传唱呢?
试着唱唱那河水上涨淹没车子的情景,河水中满是淤泥,春天人们还在这儿种麻。
可这麻种了三年都不开花,腰菱的两角黑得像乌鸦一样。
渔父笑着说:“谁能伴着这‘跋遮’之曲起舞呢?”
你没看到前年大旱,河中的草都枯黄了,草里的鱼子竟然变成了漫天飞舞的蝗虫。
又没看到往年大雨倾盆,河水决堤冲垮沟渠,沟渠里腐朽的瓜旁生出了老鱼。
蝗虫飞来把田地里的谷物都吃光了,人们只能敲着鼓,忙着驱赶扑打。
我家里的家具都像捆起来的笋一样,没什么用处。今年梁山一带的河道被浑浊的淤泥堵塞,儿子没了锄麻的活儿,姑娘就去捕鱼。
扛着锄头去卖,想买渔网却在集市上根本买不到。
只能叮叮当当砍船板、砍屋上的斗拱,做成小艇,像星星一样散布在水面,呼唤着大家撒网捕鱼。
夜里唱起“跋遮”之曲,歌声一起,一群白色的野鸭也跟着惊起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