径山

盘崖绕壑步步高,仆痡马乏游人劳。 五峰崛起干云霄,众山奔走争来朝。 我行直欲犯星杓,意彻绝顶才山腰。 松间鸟语如我招,仰见白塔当林梢。 檐携上下若桔槹,路穷飞楼鬰岧峣。 钦翁未来蔽菅茅,山精木怪讙游傲。 麏驰虺窜狌鼯跳,灵景晦昧何由昭。 忽然飞锡从江皋,穷探不惮东峰遥。 曲腰丈人白丝袍,再拜辞前风雹飘。 三百年来响钟铙,闽商海贾输金刀。 直栏横牖山周遭,晨参夜讽声嘈嘈。 碧杉紫柏罗旌旄,客来六月忘炎歊。 明月庵前醉松醪,白云峰顶瞰吴郊。 鹅毛一点钱塘潮,钱王宫阙如累樵。 临之股栗精魄超,归不得寐心摇摇。 含辉孤亭立峣崤,此地览景尤难逃。 五更月落禽嘲嘲,阳乌欲上海水烧。 晦明变化不终朝,倏阴忽晴状莫描。 夜阑灯青雨飘萧,偶坐两客论幻泡。 探玄穷妙窥寂寥,破除世事无丝毫,不奈诗思犹强豪。 归时日没红霞消,荒崖老木山蝉号。

译文:

沿着曲折的山崖、沟壑一路盘旋向上,越走越高,仆人疲惫不堪,马匹也没了力气,游人更是劳累不已。 五座山峰高高崛起,直插云霄,周围的众多山峦就像奔走的臣民,争相前来朝拜。 我一路前行,甚至想要触摸到天上的星杓,本以为到了绝顶,却发现才走到山腰。 松树林里鸟儿叽叽喳喳,好像在招呼着我,抬头望去,看到一座白塔矗立在林梢之上。 人们拿着行李上下走动,就像桔槔汲水一样来来往往,道路的尽头,一座高楼在山间显得格外高耸。 曾经钦翁未来的时候,这里被茅草遮蔽,山中的精灵鬼怪肆意游荡,十分张狂。 獐子四处奔跑,毒蛇快速窜行,猿猴和鼯鼠在林间跳跃,灵秀的景色被掩盖,难以展现出光彩。 忽然有高僧拄着锡杖从江边而来,不畏艰险,深入探寻那遥远的东峰。 有一位弯腰的老者,身着白色丝袍,恭敬地拜别前行,当时狂风裹挟着冰雹呼啸而过。 三百年来,这里钟声铙声不断,福建的商人和海上的贾客纷纷捐赠钱财。 笔直的栏杆、横斜的窗户环绕着群山,清晨众人参拜,夜晚诵读经文,声音嘈杂热闹。 碧绿的杉树、紫色的柏树就像排列整齐的旌旗,游客在六月来到这里,都会忘记炎热。 在明月庵前,我沉醉于松醪美酒,登上白云峰顶俯瞰吴地的郊野。 钱塘江的潮水就像一点鹅毛那么渺小,钱王的宫殿就像一堆堆柴草。 站在高处往下看,我双腿发抖,精神仿佛超脱了尘世,回去后难以入眠,心也久久不能平静。 含辉孤亭矗立在险峻的高处,在这里观赏景色,更让人难以忘怀。 五更时分,月亮落下,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,太阳即将升起,海水仿佛被点燃一般。 白天黑夜的变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,一会儿阴天一会儿晴天,那景象难以用言语描绘。 夜深了,灯光昏黄,细雨飘落,我偶然和两位客人坐在一起谈论世事如梦幻泡影。 我们探寻玄理、穷究奥妙,窥视着寂静的世界,将世间琐事抛诸脑后,可诗兴却依然浓烈。 回去的时候,太阳落山,红霞消散,荒崖边、老树上,山蝉在声声哀号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