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壖

淮壖日没风卷沙,黄昏飞雪如落花。 孤舟有客寒不饮,欹枕关篷夜忆家。 雪飞篷底洒我额,篷隙虚明来晓色。 纸屏布被风飕飕,惊起开篷满船白。 船头雪重折黄芦,下有宿雁惊相呼。 天寒四野无行客,冻卧孤舟愁盗贼。 厌闻淮浪打船声,原上风号天正黑。 土膏已动春阳来,安得长风扫雾开。 豁然天外见白日,为君挂席凌清淮。

译文:

淮河岸边,太阳渐渐落下,狂风卷起沙尘,黄昏时分,飞扬的雪花就像纷纷飘落的花朵。 孤独的小船里有个旅人,因为寒冷也没心思饮酒,斜靠着枕头,关上船篷,在夜里思念着远方的家。 雪花飘进船篷,洒落在我的额头,船篷缝隙透进来微弱的光亮,天渐渐亮了。 纸糊的屏风、布做的被子,寒风吹得飕飕作响,我猛地惊醒,打开船篷,只见满船已是一片洁白。 船头积雪太重,压折了枯黄的芦苇,芦苇下面栖息的大雁受惊,相互呼唤着。 天气寒冷,四处原野都没有行人,我独自冻卧在孤舟上,还担忧着会遭遇盗贼。 我厌烦地听着淮河浪涛拍打着船身的声音,远处原野上狂风怒号,天色一片漆黑。 土地已经开始解冻,春天的阳气已经来临,怎么才能有一阵大风把这迷雾吹散呢? 要是能一下子在天外见到明亮的太阳,我愿意为您扬起船帆,在清澈的淮河上乘风破浪前行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