莎鸡食蝗

居贫得田不百亩,天赐时雨苗氤氲。 迟明当熟晚未刈,灾蝗夜至如惊军。 秋风吟茅雨洗瓦,叶上穗落青纷纷。 常嫌莎鸡聒麦垅,纺车细掉喧晨昏。 莎鸡可怜尔吻利,驱蝗逐蝻群披分。 岂惟秋蝉畏螳斧,蝗亦为尔森跳奔。 天下灾蝗凡几郡,安得尔辈盈千群。 扬眉振羽如屯云,尔虽强聒谁烦闻。

译文:

我生活贫困,家里的田地不足百亩,好在老天适时降下甘霖,田里的禾苗在润泽的水汽中蓬勃生长。眼看着天快亮时庄稼就要成熟了,可到了晚上还没来得及收割,成群的蝗虫像突然来袭的惊乱军队一般铺天盖地地涌来。 秋风在茅屋间呼啸,雨点敲打着瓦片,蝗虫肆虐后,叶子上的谷穗纷纷掉落,一片青绿的景象变得狼藉。平日里我总是嫌弃莎鸡在麦垄间聒噪,它那像纺车转动般的叫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。 可如今,这莎鸡却让人觉得可怜又可爱,它有着锋利的嘴,奋力驱赶着蝗虫和它们的幼虫,把蝗虫群冲得七零八落。这情景就如同秋蝉害怕螳螂那如斧头般的前肢一样,蝗虫见到莎鸡也吓得四处逃窜。 天下遭受蝗灾的郡县不知有多少,要是能有上千群像这样的莎鸡该多好啊!它们扬起眉毛、振动翅膀,就像聚集的乌云一样,虽然它们叫声很吵,但在这时候谁还会嫌烦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