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李偁推官颐斋

无舍灵龟观朵颐,自求口实君自知。 谁为此者君名之,其说不烦求我诗。 君家严君业夔伊,虎视眈眈雄四夷。 四方是维天子毗,汶阳一室大泽陂。 我往受业拜门垂,闻公一语洗然奇,我归瞠若安可追。 君才固是麒麟儿,幼读父书壮思施。 不卑小官乃吾师,况有内乐潜天倪。 荒城无人谁过之,面城筑室兹逶迤。 去年秋雨河股移,百草不生苔拥基。 蚁子缘础蚓粪泥,夜眠不稳忧为池。 今年闰早春气迟,墙根隙地稍可埤,初植防风种黄耆。 莱州石鼎青琉璃,地罏宿火风鸣枝,对君长语清未疲。 外轻内顺生理宜,问从何得聊我治。 眉州夫子言可规,麻田处士术安期,今之崇丘历九疑。 见人不语下臂驰,遁逃乎阴食蛤梨。 君何伧囊不往随,与访汗漫还无时。 还无时,我何适,北山之南南山北。

译文:

不要舍弃灵龟般的内在涵养,却只盯着口腹之欲,自谋生计的道理你自己心里是明白的。是谁给这处居所起了“颐斋”之名,其中的说法就不用从我这首诗里探寻了。 你的父亲有着像夔和伊尹一样的功业,他虎视眈眈,威震四方夷族。他维护着国家的稳定,是天子的得力辅佐,却只在汶阳有一处如大湖般宁静的居所。 我当年前往拜入你父亲门下求学,听他说一句话就觉得豁然开朗、奇妙无比,我回去后回想,那种境界让我难以企及。 你本就是天资卓越的麒麟之子,年幼时诵读父亲的书籍,长大后就想着施展才华。你不轻视小官职,真是我的老师,况且你内心有着自得之乐,暗合自然的奥秘。 这荒城无人来访,你在面对城墙的地方曲折地修筑了房屋。去年秋雨连绵,河水改道,百草不生,青苔长满了屋基。蚂蚁沿着基石爬行,蚯蚓在泥里留下粪便,夜里睡觉都不安稳,担心屋子会被水淹没成池塘。 今年有闰月,早春的气息来得迟缓,墙根的空地还能稍稍修整,你开始种下防风和黄耆。 你有莱州产的石鼎和青色琉璃,地炉里的火一直燃烧,风声如树枝鸣响,和你长谈思绪清晰而不知疲倦。 看你对外物淡泊,内心和顺,这很符合养生之道,我问你从哪里学到这些来调养自己。 眉州夫子的话值得借鉴,麻田处士的方术如安期生一般神奇,如今他们就像隐居在崇丘和九疑山中。他们见到人也不说话,手臂下垂,在山林中隐居,以蛤梨为食。 你为何不收拾行囊前去追随他们,一起去探寻那渺茫的境界而不知归期。 不知归期,我又该往何处去呢?或许就在北山之南、南山之北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