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宋代 晁补之 答赵滋主簿 答赵滋主簿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• 晁补之 我昔寻幽径山上,曾傍苕溪弄菱桨。 南临天目指掌间,隔岭如闻笑言响。 年来清血断征衣,碧发丹颜日夕非。 便欲相期煮白石,与君晚入烟霞飞。 译文: 我从前沿着幽静的小路登上山峦,也曾在苕溪边划动着采菱的船桨。 向南望去,天目山仿佛就在手掌之间,隔着山岭,好像还能听到人们谈笑的声响。 这些年来,我忧国之心如同泣血,连征衣都仿佛被浸染上了愁绪,乌黑的头发和红润的容颜也日渐衰颓。 我现在就想和你相约去煮食白石以修炼,与你在晚年一同投身于那烟霞缭绕的仙境中自在遨游。 标签: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• 晁补之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