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张缗子望太常簿

张侯于我丈人行,十年江湖心乡往。 平生独立白雪曲,少时妙誉青云上。 胡为四十尚飘蓬,逢衣骑马邺城中。 将军宝帐簪履肃,开府画筵箫鼓雄。 况复儒宫饱闲暇,堂有丛书竹萧洒。 论文不厌夜经过,起看北斗插黄河。 相逢安得怨寂莫,仲宣楼头良可乐。 何当奇计出番禺,未应长檄开邛筰。 太常句稽亦不冗,少卿淑问清时重。 俎豆之事则尝闻,男儿读书业有用。 归去天边道路长,东风春草满池塘。 美人不来时晼晚,谁与玩此林间芳。

译文:

张侯您在辈分上是我的长辈,这十年来我在江湖漂泊,心里一直很向往能与您相聚。您一生品格高洁,就像那高雅的《白雪》之曲,年少时就有美妙的声誉,名满天下。 可为什么您都四十岁了还像飘飞的蓬草一样漂泊不定呢?穿着宽大的儒服骑马奔走在邺城之中。您在将军的宝帐里,与众人相处庄重肃穆;在开府的豪华筵席上,箫鼓喧闹。 况且您在儒宫还能享受充足的闲暇时光,堂中有众多的书籍,周围翠竹潇洒。我们一起讨论文章,从不厌烦在夜里相互往来,还会起身观看北斗星好像插入了黄河一般。 相逢之时又怎能抱怨寂寞呢?在仲宣楼头相聚实在是乐事一桩。您何时能在番禺献出奇计,而不应总是撰写檄文去开拓邛筰等地。 担任太常簿做些查核的工作也不算繁杂,少卿有美好的声誉,在清明的时代很受重视。您对于祭祀礼仪之事是熟悉的,男儿读书所学是能派上用场的。 您此去天边路途遥远,东风吹拂,春草长满了池塘。美人不来,时光渐渐流逝,又有谁能和我一起欣赏林间的芬芳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