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直复以诗送茶云愿君饮此勿饮酒次韵

相茶真似石韫璧,至精那可皮肤识。 溪芽不给万口须,往往山毛俱入食。 云龙正用饷近班,乞与粗官诚腼颜。 崇朝一碗坐官局,申旦形清不成宿。 平生乐此臭味同,故人贻我情相烛。 黄侯发轫日千里,天育收驹自汧渭。 车声出鼎细九盘,如此佳句谁能似。 遣试齐民蟹眼汤,扶起醉头湔腐肠。 颇类它时玉川子,破鼻竹林风送香。 吾侪幽事动不朽,但读离骚可无酒。

译文:

鉴赏茶就如同审视藏在石头里的美玉,那其中极致精妙的地方,哪能仅从表面去认识呢。 山间溪边采摘的茶芽数量有限,根本满足不了众多人的需求,所以常常连那些品质一般的茶叶也都被采摘来食用了。 像“云龙”这样的好茶,本是用来馈赠给皇帝身边近臣的,如今送给我这样的小官,实在让我脸上无光。 早上在官署里喝上一碗茶,从早到晚神清气爽,也不会有困意残留。 我这一生就喜爱茶这种韵味,和有相同喜好的人志趣相投,老朋友送我茶,这份情谊就像烛光一样温暖明亮。 黄侯(鲁直)才华初显便一日千里,就如同从汧水和渭水之地被挑选出来的良驹,定能大有作为。 煮茶时水在鼎中翻滚,声音如同车声,茶沫细腻如九转之盘,能写出这样绝妙诗句的人,谁能比得上呢。 我试着用百姓煮出的蟹眼汤来泡茶,这茶能让我从醉意中清醒,清洗我那被酒侵蚀的肠胃。 这感觉很像当年的玉川子(卢仝),闻到那从竹林间飘来的茶香,令人神清气爽。 我们这些人所喜爱的雅事都是能流传不朽的,只要读一读《离骚》,就算没有酒也无妨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