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

龙津之北双溪骛,逶迤势入龙津聚。 龙归何处牛斗闲,剑不可求江海古。 惨澹犹思八百年,变化岂无神物主。 何当旋柁入奫沦,傥可然犀照毛缕。 登楼那有北客同,把酒但看南雁度。 更邀桃叶远临水,正值荔枝红照户。 入梁一曳邹阳裾,思越屡吟庄舄句。 竹林觞咏当日情,岘山名姓它时慕。 一闻说尽青鞋游,令我乘风欲仙去。

译文:

龙津的北面,两条溪流奔腾而去,弯弯曲曲地流到龙津汇聚在一起。 传说中的龙回到了哪里呢,牛宿和斗宿的星象一片安闲,那宝剑已不可寻觅,只留下这古老的江海。 我黯然神伤地追忆起这大约八百年的过往,这其中的变化难道没有神物在主宰吗? 什么时候我能掉转船头,驶入那幽深的潭水之中,说不定也能像温峤那样点燃犀牛角,看清水中的细微之物。 登上高楼,却没有北方的友人相伴,我只能独自端着酒杯,看着南飞的大雁掠过天空。 再邀请佳人来到这水边,此时正值荔枝成熟,红通通的映照门户。 我也曾像邹阳那样入梁游说,得到赏识;也常常像庄舄那样在异地思念故乡。 遥想当年竹林名士们饮酒赋诗的情景,还有日后人们对岘山羊祜的追慕。 一听到你说尽这穿着青鞋漫步的游历趣事,让我仿佛乘风一般,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