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文潜自淮南归招饮西冈呈坐客

春回三楚冰生漪,银台春梦归心驰。 莫言上水百丈苦,淮渚东风一月期。 都城经春雪蔽地,百花不放须君至。 清晨一纸国门书,走马蓬壶下直初。 保康桥头灯照夜,我马鸣嘶向君马。 得君岂但官局同,卜邻况近南城下。 文词翊善知名久,丈人令德于公后。 同年廖李芸省郎,吴门隠尉身姓张。 平时花发值此客,随分东墙有春色。 宫壶赐酒玉流巵,请君但作留春诗,人生身外安所知。 为君借舞杜廷尉,对花有酒那不醉。

译文:

春天回到了三楚大地,河面上的冰开始消融,泛起层层涟漪,你在银台做着归乡的春梦,归心急切地飞驰。可别说逆水行舟拉百丈纤绳有多辛苦,在淮水之滨借着东风,一个月就能实现归期。 都城整个春天都被积雪覆盖大地,百花都没开放,就等着你的到来。清晨收到你从国门送来的一封信,我刚从宫中值班结束,便骑马如飞地赶来与你相聚。 保康桥头灯光照亮了夜晚,我的马嘶鸣着奔向你的马。能与你相逢,哪里只是因为同在官署任职这么简单,更何况咱们选的住处还临近南城之下。 你以文词辅佐善政早已声名远扬,你的品德就如同于公那样高尚。与我们同年的廖、李二人都是省郎,还有那吴门的县尉姓张。 平日里花开的时候有这些好友相伴,就算随意看看东墙也满是春色。宫廷赏赐的美酒如白玉般从酒卮中流出,请你只管写下挽留春天的诗篇,人生在世,身外之事哪里能都知晓呢。 我愿像杜廷尉那样为你起舞助兴,面对鲜花美酒,怎能不沉醉其中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