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鉴作

群公爱我邀我居,平生文举情岂疏。 钩陈玄武在北极,上帝之府森图书。 赵韩魏降显德尾,司马蝉嫣世良史。 其人不见其言在,青草生原岁阳止。 吾君好学由生知,成汤得尹方有为。 应合它年尹躬学,书成泣像麒麟阁。

译文:

各位公卿喜爱我,邀请我来这里居住,这情谊就如同当年众人对孔融那般,一点儿也不疏远。 皇宫中那象征皇权的钩陈星、守护北方的玄武星都在北极闪耀,这就像帝王的府库中珍藏着浩如烟海的书籍。 在显德末年,赵、韩、魏三家分晋的故事早已远去,而司马家族世代传承,出了像司马迁这样优秀的良史。 那些撰写史书的贤人们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了,但他们留下的话语和著作却依然流传。就像那原野上的青草,一年又一年地生长,时光不停流转。 我们的君主天生好学,就如同成汤得到了贤相伊尹之后才大有作为一样。 想来在将来,君主应该会亲身学习这部史书里的智慧。等到《资治通鉴》成书之后,它的意义重大,就如同麒麟阁上绘像表彰功臣一样,值得人们为之感动落泪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