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其二

幽闲合出昭君村,芳洁恐是三闾魂。 无人岭上更儇好,不与俗花名合昏。 苍官森出剑珮列,甲夫密裹旗枪园。 数株临水欲仙去,一笑向人如玉温。 火维草木百名字,十月不冷常炎暾。 同心紫蒂宜上苑,啄人虎豹司九门。 借令驿使能远致,要比桃李终无言。 岂惟千里共明月,亦可千里同芳樽。

译文:

这株梅花啊,它幽静娴雅,应该是从昭君生长的村庄里来的,那芬芳高洁的气质,恐怕是三闾大夫屈原的魂魄所化。 它独自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岭上,姿态更加轻盈美好,绝不与那些凡俗的花朵为伍,比如那容易昏昧不明的合欢花。 周围苍松挺立,好似排列整齐、佩着剑珮的官员;密密麻麻包裹着的笋芽,就像园子里整齐排列的旗和枪。 有几株梅花生长在水边,仿佛即将成仙而去,它向人展露笑颜,那温润如玉的模样让人沉醉。 南方炎热之地有各种各样名字的草木,十月的天气也不冷,常常烈日炎炎。 有着紫色花蒂、品质高洁且与我同心的梅花,本应生长在皇家园林之中,可那看守九门的像虎豹一样凶残的人却阻挡着它的去路。 就算驿使能够把它从远方送来,它也如同桃李一样,默默无言却自有风采。 这梅花啊,不仅能让相隔千里的人共享同一轮明月,也能让我们在千里之外,共饮美酒,一同品味它的芬芳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