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其三

梅花落尽上饶村,肠断子规啼月魂。 慰人独有白玉蕊,不到窗前只醉昏。 坐罏环瓮不举首,浮花浪蕊空满园。 海山有客心似水,挥麈自散炎洲温。 松风亭下亦如梦,不见枝雪流初暾。 孙登一弦百韵足,有山便足同苏门。 似闻对客但长啸,独谓此花终日言。 一篇尚可三致志,听人酌去如衢樽。

译文:

上饶村的梅花已经纷纷落尽,杜鹃声声啼叫,那悲切的声音仿佛在月下勾动着人的断肠之魂。 能够慰藉人心的,唯有那洁白如玉的梅花花蕊。要是它不来到窗前,我恐怕只能在醉意昏沉中度过时光。 我坐在香炉和酒瓮旁,连头都懒得抬起,看着那园中那些轻浮艳丽、毫无内涵的花朵,只觉它们空占了满园空间。 有位来自海山的客人,内心平静得如同止水,他手持拂尘,仿佛能驱散炎洲的酷热。 在松风亭下的过往也如梦幻一般,再也看不到那枝头上如雪般的梅花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的景象。 就像孙登用一根琴弦便能弹出百种韵味,只要有山,就足以让人如同置身苏门山一般悠然自得。 好像听闻这位客人面对他人时只是大声长啸,却唯独对着这梅花能整日地倾诉。 一篇诗作尚且能够三次表达心意,就像听凭人们从衢樽中随意酌酒一样,任由人去品味诗中的志趣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