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用治桥韵奉送毅夫按部将行

降羌当有甲齐山,叛虏应无马量谷。 莫忧斗米千钱贵,自可航河一苇足。 绣衣不但捕群偷,赦书蠲租亡者复。 知吾劳倦神亦充,白发何妨面如玉。

译文:

那些投降的羌人应该会有堆积如山的盔甲兵器,叛乱的敌寇想来也没有足够的马匹来消耗大量粮食。 你不必担忧斗米价值千钱的物价之贵,凭借一叶扁舟就足以在河上顺利航行(暗指解决问题不会太难)。 你作为巡察官员,可不只是去抓捕那些小毛贼,还有赦免的诏书要宣布,免除百姓的租税,让流亡的人回归家园。 我知道你工作操劳疲倦,但精神依然饱满充沛,就算有了白发又何妨,面容依旧可以温润如玉(表达对毅夫的肯定和鼓励)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