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寄成季韵呈鲁直

怀英名高长史口,独以一人当北斗。 黄公崛起与之班,奄有斯名唐以还。 文章破觚頼圣世,笔墨未逃蹊径间。 湖州太守诸儒长,可独进贤无上赏。 曾语黄公四坐惊,竞吟佳句汶阳城。 饮茶未胜薄酒倾,若人所辱伊人荣。 凤兮德衰众鸟耻,陈蔡不忧颜氏子。 穷吟百轴传未已,短发频搔为君喜。 君不见富贵及时行乐难,虽无赵女有秦弹。 梦中自古不识路,月在云际劳梯攀。 何时半岭闻清啸,相值苏门百尺山。

译文:

怀英(这里可能是某个人)声名远扬,口才就像长史一样出众,他一个人就如同高悬的北斗星,光芒耀眼。 黄公(可能指黄庭坚)崛起,能与怀英相媲美,自唐代以来,他也拥有了这样的盛名。 在圣明的时代,文章摆脱了陈旧的格式,有了新的气象,但笔墨创作还是难以完全跳出前人的路径。 湖州太守是众多儒者中的领袖,可仅仅是得到推荐,却没有获得更高的奖赏。 黄公曾在四座众人面前言语惊人,引得大家竞相吟诵他在汶阳城中写出的佳句。 喝茶还不如痛快地倾饮薄酒,有的人觉得受辱的事情,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荣耀。 凤凰啊,它的德行衰败会让众鸟感到羞耻,颜回在陈蔡遭遇困境却毫不忧虑。 有人不停地创作百轴诗篇来流传自己的才华,我频繁地挠着稀疏的头发,为你(可能指黄公或相关友人)感到欣喜。 你没看到吗?想要在富贵的时候及时行乐是多么困难,即便没有像赵女那样的美人陪伴,也可以有秦地的音乐弹奏。 自古以来,人在梦中常常迷失道路,月亮在云际,即便搭梯子去攀也徒劳无功。 什么时候能在半山腰听到那清亮的啸声,与你在苏门的百尺山上相遇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