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信守李秬二首 其一

谁榜铃斋作面山,晦明终日卷帘看。 赋成夜烛才销寸,衙退朝曦未半竿。 枉渚孤吟愁旅雁,苏门双啸骇朱鸾。 平生五袴何须咏,一借黄钟变谷寒。

译文:

这首诗不是古诗词,而是一首古体诗。下面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: 是谁给这铃斋题写了“面山”的名字呢,从早到晚不管天色明暗我都卷起帘子欣赏对面的山景。 写成一篇赋,夜里的蜡烛才烧去一寸;办完衙门里的公事退出来时,早晨的太阳还没升得有半根竹竿高。 我在弯曲的水洲独自吟诗,像那旅途中的大雁一样满是哀愁;我像孙登在苏门山那样长啸,惊到了那朱红色的鸾鸟。 我这一生哪里需要百姓去吟唱那赞颂地方官的“五袴歌”呢,只愿能像敲击黄钟那样,让这山谷的寒冷得到改变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